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牧刍的意思、牧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牧刍的解釋

(1).牧草。 明 唐順之 《提督軍務兼巡撫鳳陽等地謝表》:“受牛羊而求牧芻,敢雲立視其斃;戮鲸鯢以為京觀,更恥與之俱生。”

(2).牲畜。 清 侯方域 《定鼎說》:“﹝ 建康 ﹞草蔓滫濯,牧芻蕭寂,非天塹之險艱于渡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牧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一、字面含義

  1. 牧草:指喂養牲畜的草料。例如明代唐順之《提督軍務兼巡撫鳳陽等地謝表》中提到“受牛羊而求牧芻”,此處“牧刍”即指牧草。
  2. 牲畜:清代侯方域《定鼎說》中“牧芻蕭寂”一句,将“牧刍”代指牲畜。

二、成語引申義 作為成語使用時,“牧刍”形容貧困落後的狀态,比喻因過度放牧導緻草料耗盡,暗指資源匮乏、發展停滞的社會或經濟狀況。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引用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牧刍的意思

牧刍(mù chú)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放牧或管理牲畜在草地上吃草。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牧刍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牜(牛)和刂(刀)。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來源

牧刍的詞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詩經·豳風·木瓜》:“牧彼有丘,未見君子。”這裡的牧刍指的是放牧的場所。

繁體字

牧刍的繁體字為牧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牧刍的寫法略有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其注解為:“刍,草也。從刂。從幹巾也。”所以,在古代刍的上面有一橫與下面兩點相連接,代表了草的形狀。

例句

1. 農夫每天早起牧刍,确保牲畜有足夠的草料食用。

2. 他童年時曾在山區放牛牧刍,那段經曆塑造了他的堅韌品格。

組詞

1. 牧場:指用于放牧的場地。

2. 牧民:指以放牧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或個體。

3. 牧歌:指描寫牧場生活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近義詞

放牧、放養、牧放

反義詞

收容、圈養、養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