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木标。立木書字,以為标記。《後漢書·蓋勳傳》:“ 羌 精騎夾攻之,急,士卒多死。 勳 被三創,堅不動,乃指木表曰:‘必屍我於此。’” 李賢 注:“表,标也。”《三國志·魏志·田疇傳》:“ 建安 十二年, 太祖 北征 烏丸 ……乃引軍還,而署大木表於水側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進軍。’”
(2).指用于測日影計時的木制标杆。《東周列國志》第七一回:“ 穰苴 先至軍中,喚軍吏立木為表,以察日影…… 穰苴 候至日影移西,軍吏已報未牌,不見 莊賈 來到,遂吩咐将木表放倒,傾去漏水,竟自登台誓衆,申明約束。”
(3).樹木的外層。《詩·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 唐 孔穎達 疏:“歰者故為木桴,桴,謂木表之麤皮也。”
(4).樹梢。 唐 顧況 《在滁苦雨歸桃花崦傷親友略盡》詩:“麗景變重陰,洞山空木表。” 元 吳師道 《吳禮部詩話》:“因見日未出木表,光景清異。”
“木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用木頭制作的标記物,通常用于立木書寫文字或符號作為标識。例如古代劃分地界、記錄信息時使用。
指古代用于測量日影以計時的木制标杆,屬于早期天文觀測工具的一種。
指樹皮或樹幹表面的部分,例如漢程字典提到“木表”可表示樹木的外層結構。
指樹木頂端的枝葉部分,如《漢典》解釋“木表”為樹梢,并舉例“木披(因果實太多而樹枝折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用例,建議查閱《說文解字》或古代天文曆法相關典籍。
《木表》是指用木料制作成的家具、桌子或平台。木表通常由實木或人工闆材制成,因其天然質感和獨特的紋理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常被用于家庭、辦公室或公共場所。
《木表》的部首是木(木字旁),它也是整個漢字的主體部分。它由4個筆畫組成,其中第1、2、3、4筆分别是一橫、一豎、一橫、一撇。
《木表》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它的繁體字形是「木錶」。現代漢語通常使用簡體字而較少使用繁體字,但在一些傳統文化場合或書法藝術中,仍會出現繁體字的使用。
在演變的過程中,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漢字存在一些差異。例如,古代漢字「表」的上方多數寫「㡀」,下方寫「戶」。而現代漢字則采用左右結構,左邊是「丷」,右邊是「包」。
1. 這個家具店有各種各樣的木表可供選擇。
2. 我的辦公室桌子是一張美麗的手工木表。
- 果木表:由果木制作而成的表面平整的木表。
- 古典木表:具有古典風格設計的木制表面。
- 實木長桌:由實木制成的長桌。
木制桌子、木質平台、木制家具
金屬桌子、塑料平台、非木質家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