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模印的意思、模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模印的解釋

亦作“橅印”。1.刻闆印刷。《舊五代史·周書·和凝傳》:“有集百卷,自篆於闆,模印數百帙,分惠於人焉。”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八:“ 唐 以前,凡書籍皆寫本,未有模印之法。”《續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三年》:“右散騎常侍 徐鉉 等上《新定説文》三十卷,令模印頒行。”

(2).謂規度印章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畫學·畫中人》:“﹝ 徐堅 ﹞少貧苦而好學,凡詩文、書畫、橅印,皆能自闢門徑。”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畫學·畫中人》:“﹝ 吳文澂 ﹞能詩,尤工書畫,凡篆、隸、真、草、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以及刻碑模印諸事,莫不通而習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模印”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主要涵蓋以下方面:

一、基本含義

  1. 刻闆印刷技術
    指古代用雕刻好的木闆進行印刷的工藝。例如《舊五代史》記載和凝“自篆於闆,模印數百帙”,說明其通過刻闆批量印刷書籍。宋代葉夢得《石林燕語》也提到“唐以前未有模印之法”,印證了其作為早期印刷術的曆史地位。

  2. 規度印章制作
    指根據印章的大小、字數等要求進行設計和雕刻。清代文獻提到書畫篆刻家徐堅、吳文澂等人精通“橅印”,即通過模印技術制作印章。


二、擴展應用

  1. 陶器紋飾工藝
    在陶瓷制作中,模印指用印花模具在胎體上按壓出連續圖案,形成規整的四方連續紋樣(如幾何紋、花卉紋等)。

  2. 現代引申義(成語)
    部分現代語境中,“模印”被引申為貶義成語,形容機械模仿、缺乏創新的行為。例如“他的設計隻是模印前人,毫無新意”。但此用法權威性較低,多見于非正式表達。


三、示例與文獻


“模印”的核心含義圍繞刻闆複制技術展開,涵蓋印刷、印章、工藝等領域。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曆史文獻中多指印刷術,而現代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模印:意義及來源

模印是指通過模闆進行印刷的一種方法,也可以指代印*********的模樣或印記。常見于紙張、布料等材料上。

拆分部首和筆畫

模印的部首為氵(水部)和印(印部),其中氵表示與水相關的意義,印則是指印刷相關的意義。

模印的總筆畫數為11畫,其中氵部2畫,印部9畫。

繁體

在繁體字中,模印的寫法為「模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模印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即「模印」

例句

1. 他用自己設計的模闆進行模印,使得産品看起來更加專業。

2. 這塊布料上的模印清晰而漂亮,完美地展示了設計師的創意。

組詞

1. 模闆:用于印刷的模具。

2. 印刷:使用印版或版面進行複制、印制的過程。

近義詞

印記、印痕、印迹

反義詞

原始、未印刷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