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ass] 指天然水晶石之類,有各種顔色。現在指一種人工制造的質地硬而脆的透明物體
亦作“ 玻瓈 ”。1.古為玉名,亦稱水玉,或以為即水晶。今指一種質地硬而脆的透明物體。一般玻璃是用含石英的砂子、石灰石、純堿等混合後,在高溫下熔化,成型,冷卻後制成。《太平廣記》卷八一引《梁四公記》:“ 扶南 大舶從 西天竺國 來,賣碧玻璃鏡,内外皎潔……置五色物于其上,向明視之,不見其質。”《新唐書·西域傳下·吐火羅》:“ 劫 者,居 蔥嶺 中…… 武德 二年,遣使者獻寶帶,玻瓈、水精杯。”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二·玻璃》:“本作‘頗黎’。 頗黎 ,國名也。其瑩如水,其堅如玉,故名水玉,與水精同名。”又﹝集解﹞引 陳藏器 曰:“玻璃,西國之寶也,玉石之類,生土中。” 巴金 《滅亡》第一章:“他放下詩稿,對着布滿了灰塵的玻璃窗發楞。”
(2).比喻平靜澄澈的水面。 宋 毛滂 《清平樂》詞:“天連翠瀲,九折玻瓈軟。” 金 高士談 《減字木蘭花》詞:“漲緑涵空,十頃玻璃四面風。” 元 任昱 《一枝花·題東湖》套曲:“放船去在天際,楊柳風輕生浪遲,漾動玻璃。”
(3).比喻明淨的天空。 宋 陸遊 《八月十四日夜湖山觀月》詩:“長空露洗玻璃碧,紫金之盤徑三尺。” 元 朱庭玉 《點绛唇·中秋月》套曲:“爛銀盤湧,冰輪動,輾玻璃萬頃,無轍無蹤。” 明 陳铎 《醉花陰·賞燈》套曲:“值 堯 天新霽,剔團圞月漾玻璃。” 清 潘耒 《登五老峰最高頂》詩:“寒空嘯裂碧玻璃,大地山河收寸掌。”
(4).指酒。 宋 梅堯臣 《依韻酬永叔再示》:“隣邦或有寄嘉釀,瓦罌土缶盛玻瓈。” 金 元好問 《踏莎行》詞:“翠縷香凝,玉膏酒灩,仙翁莫訴玻璃滿。” 宋 陸遊 《蜀酒歌》:“青絲玉瓶到處酤,鵝黃玻璃一滴無。” 宋 陸遊 《醉書》詩:“一樽酌罷玻璃酒,高枕窗邊聽雨眠。”自注:“偶餘 眉州 酒一樽,獨酌遂醉。”參見“ 玻璃春 ”。
(5).指玻璃酒杯。 宋 歐陽修 《寄聖俞》詩:“憶在 洛陽 各年少,對花把酒傾玻瓈。” 宋 張孝祥 《菩薩蠻》詞:“天公憐好客,酒面風吹白。更引十玻璃,月明騎鶴歸。” 明 黃祖儒 《醉花陰·元夜》套曲:“屠蘇酒瀲灧泛玻璃。”
(6). 玻璃江 之省稱。 宋 範成大 《萬景樓》詩:“ 玻璃 濯錦 遙相通,指麾 大渡 來朝宗。”參見“ 玻璃江 ”。
(7).指某些像玻璃的物質。如:有機玻璃;玻璃絲。
玻璃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含義:
指一種質地硬脆的透明固體材料,通常由石英砂、石灰石等原料經高溫熔融後冷卻制成。具有透光性、絕緣性及化學穩定性,廣泛用于建築、器皿、裝飾等領域。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将玻璃定義為“用石英砂、石灰石等燒制成的硬而脆的透明物體”。
指玻璃制品
如玻璃杯、玻璃窗等具體器物,強調其材質屬性。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收錄“玻璃”作“用石英砂等燒制的器皿”之義。
形容透明如玻璃的質感
用于比喻清澈透亮的狀态,如“玻璃般的湖水”。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注明其可“比喻清澈透明”。
方言中作形容詞
部分地區(如吳語)用“玻璃”形容物體易碎或脆弱,如“玻璃心”(形容心理承受力弱)。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記錄方言中“玻璃”的引申用法。
在材料科學中,玻璃屬于非晶态固體,其原子排列呈無序結構,與晶體結構有本質區别。
來源:《材料科學大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定義玻璃為“熔融物冷卻凝固所得的非晶态無機材料”。
權威參考文獻(基于實體出版物,無有效線上鍊接時暫不提供):
“玻璃”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幾個角度綜合解析:
現代定義
指一種人工制造的硬而脆的透明物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石英砂)、氧化鈉(純堿)和氧化鈣(石灰石)等,通過高溫熔融後冷卻制成。現代玻璃廣泛用于建築、器皿、光學儀器等領域。
古代含義
古時“玻璃”常指天然水晶或玉石,又稱“水玉”。例如《漢典》提到其古義為“天然水晶石之類”,而部分文獻(如五年級語文課本)可能将古代“玻璃”與玉石混淆,引發争議。
形态延伸
現代語言中,“玻璃”可代指類似材質(如玻璃纖維、有機玻璃)。
文化比喻
成語中比喻脆弱易碎的事物或人(如“玻璃心”),源于其物理特性。古詩文則用“玻璃”形容水面或天空的明淨(如陸遊“長空露洗玻璃碧”)。
有觀點認為古代“玻璃”與“玉石”存在概念混淆。例如《說文解字》強調“玉”為“石之美者”,而玻璃在古代可能特指天然水晶,兩者材質和文化象征不同。
玻璃的詞義隨時代演變,需結合語境區分其指代對象。現代以人工制品為主,古代則涵蓋天然材質,部分文獻可能存在釋義争議。
嗷嚎布袋木偶彩衣攙行奪市嗔怪吃驚觸地號天錯動大花邊代叙登高而招諷持豐膳佛性腐穢父為子隱高赀狗市貫古關相毀抹貨品互助會見幾郊父棘箭盡思極心近月禁止令行聚集龛敵寬垲饋問瞭樓蠡蔔靈陽溜號曆下亭軞車徾徾棉籽絨命世牧戶旁說怕怯佥議巧上加巧清坐融會貫通上兵伐謀噬臍十三間樓石苑十州鼠肚鷄腸絲抹兕先維藩顯赫笑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