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磨蠍 ”。
亦作“ 磨蠍 ”。星宿名。“ 磨蠍宮 ”的省稱。舊時迷信星象者,謂生平行事常遭挫折者為遭逢磨蠍。 宋 蘇轼 《東坡志林·退之平生多得謗譽》:“ 退之 詩雲:‘我生之辰,月宿南鬥。’乃知 退之 磨蠍為身宮,而僕乃以磨蠍為命,平生多得謗譽,殆是同病也。”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七:“ 退之 《三星行》雲:‘我生之辰,月宿南鬥。’以五星法準之,則知 退之 以磨蠍為身宮。” 元 尹廷高 《挽尹曉山》詩:“清苦一生磨蠍命,凄涼千古 耒陽 墳。” 清 趙翼 《子才書來驚聞心馀之訃詩以哭之》:“書生不過稻粱謀,磨蠍身偏願莫酬。” 黃鈞 《新年感事》詩:“漸知世運多磨蠍,頗覺胸懷貯古春。”參見“ 磨蠍宮 ”。
“磨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星座名稱
“磨蠍”即“摩羯座”(黃道十二宮之一),是中國古代對摩羯座的音譯或變體寫法。這一名稱源自梵語“Makara”(意為海怪),後融入希臘神話體系,演變為羊頭魚身的神獸形象。
命理象征
在傳統星象學中,“磨蠍”被引申為命運坎坷的象征。若某人星盤中的命宮(或身宮)與磨蠍宮關聯,則被認為一生易遭遇挫折或非議。例如蘇轼曾感歎自己“以磨蠍為命”,韓愈也在詩中提到類似經曆。
文學引用
宋代文獻《東坡志林》和《韻語陽秋》均記載了韓愈、蘇轼等人以“磨蠍”自喻命途多舛的典故,反映出古代文人對星象與命運關聯的認同。
字形變體
該詞存在“磨羯”“磨蠍”兩種寫法(見漢典注釋),可能因音譯差異或傳抄演變所緻。
現今“摩羯座”為标準化譯名,“磨蠍”更多見于古籍或命理學讨論中,用于形容人生波折,如“命宮磨蠍”等說法。
該詞兼具天文與人文雙重含義,既可指代星座,亦承載傳統文化中對命運起伏的哲學思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東坡志林》等古籍原文。
“磨蠍”是指用磨刀石研磨蠍刀。在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中,蠍刀是一種用于割繩、砍草、劈柴等工具,常用于農村生活中的農活。磨蠍一詞指的是對蠍刀進行磨刀的動作和過程。
“磨蠍”的部首是石(石字旁),由“石”構成的。
磨蠍的筆畫數為10劃。
磨蠍一詞的來源比較清晰,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村或農耕社會中,人們在勞作中使用蠍刀,因而形成了這個詞彙。這個詞彙在漢字中使用的較少,一般隻用在特定的領域中。
在繁體字中,“磨蠍”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磨蠍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的寫法為「磨蠍」
1. 爺爺經過長年累月的修煉,磨蠍的功夫變得非常了得。
2. 村子裡的老人們會把磨蠍的技巧傳承給年輕一代,确保傳統手藝不失傳。
1. 組詞:磨刀石、研磨、蠍刀、農活
2. 近義詞:磨刀、磨刀擦刀
3. 反義詞:利刀、鋒利、快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