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琢磨。亦喻品德、文章的磨砺修飾。 宋 曾鞏 《喜二弟侍親将至》詩:“政如 魯 衛 各馳騁,文似 機 雲 飽磨琢。”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 雍 乾 以還,詞人林立,如 南薌 、 橙裡 輩,非無磨琢之工,而卒不能超然獨絶者,皆苦不知本原所在。” 秦牧 《藝海拾貝·鏡子》:“十七世紀初,一個 荷蘭 的磨琢鏡片的工匠,一天到晚把厚厚薄薄的玻璃,磨成了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透鏡。”
“磨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琢磨”相近,主要包含以下層面的解釋:
“磨琢”既可用于具體物件的加工,也常用于抽象層面的修養、創作過程,強調反複修正以達到完善。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文獻參考,可查看(漢典)及(詩詞用例)。
磨琢是一個形容詞,意指通過反複的磨砺和修飾而變得光亮、光滑。它代表着摩擦和磨損的過程,是對事物經曆困難與挑戰後變得更加完善和出色的表達。
磨琢的拆分部首是石部和玉部,可以看出與石頭和玉石相關。根據漢字的書寫規則,磨琢共有16個筆畫。
“磨琢”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器物制作過程。在制作工藝中,制作者需要經過不斷的打磨和修飾,才能使器物更加精美。因此,磨琢一詞的由來與此相關。
繁體字“磨琢”是「磨鑠」。
在古代,磨琢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石部寫作「砜」,玉部寫作「尤」,合起來寫作「砜尤」。
1. 他經曆了磨琢之後,成為了一位優秀的畫家。
2. 這個項目經過了漫長而艱苦的磨琢,才取得如此令人滿意的結果。
組詞:磨砺、打磨、磨光、光亮
近義詞:錘煉、潤飾、提煉
反義詞:粗制濫造、隨意馬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