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博覽會的意思、博覽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博覽會的解釋

[international fair] 大型的産品展覽會

詳細解釋

組織許多國家參加的大型産品展覽會。亦指一國舉辦的大型産品展覽會。 清 孫诒讓 《周禮政要·觀新》:“有博覽大會,或數十年,或數百年而一舉,則全球五洲無不畢萃以廣見聞。” 郭沫若 《殘春》一:“我從 博多驿 下車的時候,聽說這兒在開工業博覽會,我是學工的人,我便先去看博覽會來。” 柯岩 《奇異的書簡·東方的明珠》:“﹝ 李娥英 的刺繡﹞卻做為祖國燦爛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留在國家美術館裡,各國博覽會上,而今,又東渡到一衣帶水的 日本 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博覽會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基礎釋義

指大規模、綜合性的展覽會,通常由政府機構、行業組織或國際組織主辦,集中展示特定領域(如科技、文化、工業、農業等)的最新成果、産品及發展趨勢。其核心特征包括:

二、曆史語義溯源

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博覽會”一詞在近代漢語中由日語借譯而來(對應英文"exposition"),最早見于清末文獻。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期間,中國首次以官方形式參與國際博覽會活動,該詞隨之普及,成為指代國際性大型展覽的固定術語。

三、現代應用擴展

當代漢語中,“博覽會”衍生出兩類典型用法:

  1. 國際級綜合博覽會

    如世界博覽會(World Expo),聚焦全球性議題(如可持續發展、城市創新),展期長達數月,具有國際公約約束(依據《國際展覽會公約》)。

  2. 行業專項博覽會

    如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北京國際汽車博覽會,側重特定産業的技術交流與商貿對接,展期較短但專業化程度高。


權威引用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基礎語義定義。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曆史語義演變考據。
  3. 《新華詞典》(第4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現代用法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博覽會(Exposition)指規模龐大、内容廣泛且參與者衆多的展覽活動,通常具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影響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博覽會是以展示産品、技術或文化成果為核心的大型展覽會,旨在促進交流、貿易和産業發展。其特點包括:

2.曆史與分類

3.社會作用

4.現實問題

5.與展覽會的區别

博覽會規模更大、影響更深遠,而展覽會通常限于特定主題或區域。

示例:世博會每五年舉辦一次,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預計吸引150個國家參與,主題為“構建未來社會”。

别人正在浏覽...

柏馬敗俗白衛寶置避護不象話彩印餐仰纏緬沉疴大封但歌大鹹貂蟬抵徹地事奪轉風愛狗養的鬼張鬼智滑跌黃藤渙若冰釋華緣回腸百轉賤發豭熊佳言解暑誡訓就讀九共空緣叩詢黎赤偻俯茅殿茅龍沒氣力旗旌清資然贊商場神乎其神蜃樓沈燃授精受益爽快稅輸熟梅天氣說天良縮微卡片俗議提掖偷寒送暖推宕佗日無價寶閑言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