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終生;終其一生。《墨子·節用中》:“古者明王聖人,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彼其愛民謹忠,利民謹厚,忠信相連,又示之以利,是以終身不饜,殁世而不卷。” 漢 徐幹 《中論·考僞》:“ 仲尼 惡殁世而名不稱。”
(2).去世。 唐 元稹 《夏陽縣令陸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銘》:“殁世於 夏陽縣 之私第。” 明 沉維材 《<四溟詩話>跋》:“殁世既久,又得 甫草 、 石齋 為之表彰, 四溟 可以無憾。”
“殁世”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終其一生/終生
指貫穿整個生命的過程,強調時間上的延續性。例如《墨子·節用中》提到“殁世而不卷”,意為終生不倦怠。漢代徐幹《中論·考僞》中“仲尼惡殁世而名不稱”,也指孔子擔憂終生名聲不顯。
去世/死亡
表示生命的終結,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作品中。如唐代元稹在墓志銘中寫道“殁世於夏陽縣之私第”,即指逝于家中。明代沈維材的《四溟詩話》跋文也以此義描述人物離世。
注意: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口語中較少出現,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嚴肅文學語境。其引申義(如國家滅亡、事物消亡)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殁世》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世界的末日或終結,也表示某個時代的終結或消亡。
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殁”和“世”。
“殁”是由它的上半部分“死”和下半部分“必”組成,表示死亡、終結。
“世”是由上半部分“人”和下半部分“一”組成,表示世界、時代。
所以,“殁世”指的是世界的末日或某個時代的終結。
“殁”是有殳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7。
“世”是有一類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5。
在繁體字中,“殁世”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殁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殁世”的形狀可能有些變化,但基本形态與現代相似。
1. 在《末世開端》一書中,作者描繪了一個充滿恐懼和混亂的殁世景象。
2. 在這個科幻電影中,人們試圖找到逃離殁世的方法。
1. 殁世末日:指的是指世界或時代的終結。
2. 殁世之禍:意味着一個時代的滅亡帶來的不幸。
末日、終結、終末
新生、開始、起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