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捋的意思、摩捋的詳細解釋
摩捋的解釋
順手撫摩。《爾雅·釋蟲》“強丑捋” 晉 郭璞 注:“以腳自摩捋。” 郝懿行 義疏:“捋者,摩捋也。米中小黑甲蟲,好以腳自摩挲。” 宋 範晞文 《對床夜語》卷三:“説盡向來無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鬚。” 清 黃遵憲 《為小子履端寄翁翁》詩:“摩捋太翁鬚,太翁笑不止。”
詞語分解
- 摩的解釋 摩 ó 擦,蹭,接觸:摩擦。摩天。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摩肩接踵。摩頂放踵。 摸,撫:摩弄。摩挲(?) 研究,切磋:觀摩。揣摩(.研究,仔細琢磨;.估量,推測)。 古同“磨”,磨擦。 摩
- 捋的解釋 捋 ō 用手握着條狀物,順着移動、撫摩:捋起袖子。捋桑葉。 用手輕輕摘取:捋取。 捋 ǚ ㄌㄩˇ 用手指順着抹過去,整理:捋胡子。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摩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讀音:mó lǚ(注音:ㄇㄛˊ ㄌㄩˇ)。
- 詞義:指“順手撫摩”的動作,常用于描述用手輕柔地順着物體表面滑動或觸摸。
詞源與用法
-
字義分解(參考):
- 摩:既有“摩擦、接觸”之意(如“摩天”),也引申為“研究、切磋”(如“觀摩”)。
- 捋:指用手順着物體撫摩(如“捋桑葉”),或輕輕摘取。
- 組合含義:兩字疊加後,更強調“輕撫、摩挲”的動作,且帶有自然、舒緩的意味。
-
文獻例證:
- 晉代郭璞注《爾雅·釋蟲》提到米中小蟲“以腳自摩捋”,描述蟲子用腳摩擦身體的動作。
- 宋代範晞文《對床夜語》中的“相看摩捋白髭須”,表現撫摩胡須的閑適場景。
- 清代黃遵憲詩句“摩捋太翁須”,則生動刻畫了孩童撫摸長輩胡須的親昵畫面。
適用語境
- 多用于古典文學或口語中,描述帶有情感或細膩觸感的動作,如撫摩胡須、頭發或物體表面。
- 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研究古籍或詩詞賞析時。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爾雅》《對床夜語》等古籍原文,或浏覽滬江線上詞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摩捋》的意思
《摩捋》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用手指或手掌來輕輕地撫摸、揉捏、梳理或推動某物的行為。
《摩捋》的部首和筆畫
《摩捋》的部首是“手”字旁,表示與手有關。它總共由12個筆畫組成。
《摩捋》的來源
《摩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詞彙。其中,“摩”表示用手摩擦、揉捏,而“捋”表示用手去梳理、推動。
《摩捋》的繁體形式
《摩捋》的繁體形式為「摩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表示《摩捋》的字有一些變化。例如,漢代的寫法為「摩攣」,明朝的寫法為「摩擡」,清代的寫法為「摩蓋」。
《摩捋》的例句
1.他輕輕地摩捋着貓咪的背毛,貓咪舒服地閉上了眼睛。
2.她用手指逐漸摩捋着琴弦,發出了一陣悠揚的音樂。
3.母親用梳子輕輕地摩捋着我的頭發,給我一個舒適的感覺。
《摩捋》的相關詞語
組詞:摩蓋、摩擦、摩挲、捋須、捋毛。
近義詞:撫摸、梳理、揉捏、推拿。
反義詞:粗暴、抓撓、推開、扯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