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馀輝。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晝競 羲和 之末景,夕照 望舒 之餘耀。”
(2).喻晚年。
“末景”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馀輝
指太陽或月亮落山時的殘光。例如晉代葛洪《抱樸子·任命》中描述:“晝競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餘耀。”(羲和為日神,望舒為月神,此處用“末景”形容日月光輝的尾聲。)
喻晚年
比喻人生的最後階段或衰敗時期。如“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景縣文化部門對這一古老藝術進行挖掘整理,使其煥發光彩”,此處“末景”暗含事物瀕臨消亡前的搶救性保護。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抱樸子》等古籍或現代詞典釋義。
《末景》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事物或境地走向末尾或衰落時所呈現的景象、面貌或狀況。這個詞由“木”和“日”兩個部首組成,拼音為“mò jǐng”,總共有10個筆畫。
《末景》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十五年》:“在彤之末景,過梁之數。”這表明在古代,人們在描述某個地方的狀态或周圍環境時使用了“末景”這個詞來形容。
在繁體字中,末景的寫法為「末景」,與簡體字寫法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結構多有變化,所以末景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我沒有找到末景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的确切例子。
以下是一些關于末景的例句:
1. 這片廢棄的城區日夜散發着末景的氣息。
2. 老人眼中透露出一絲憂傷,仿佛意識到自己正身臨末景。
3. 曆史書中描繪的末景,令人不禁感慨萬千。
其他與末景相關的詞語包括:
1. 終局:表示某個事件、故事或過程的最終階段或結局。
2. 衰落:指某種力量、勢頭、繁榮狀态的減退或結束。
3. 興盛:指某種力量、事物或狀态的繁榮和發展。
末景的反義詞是“初景”,它指的是事物或境地剛開始時所呈現的景象或狀況。
以上就是關于《末景》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相關詞彙的介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