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摩拳擦掌的意思、摩拳擦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摩拳擦掌的解釋

[rub one’s fists and wipe one’s palms—be eager for a fight or to start on a task] 比喻精神振奮,準備出力、展示技能或動武

詳細解釋

形容精神振奮,躍躍欲試的樣子。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二折:“不是我十分強,硬主張,但題起廝殺呵,摩拳擦掌。”《紅樓夢》第一○五回:“這一言不打緊,唬得 賈政 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就要往各處動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她把各家眷屬的親兵掃了一眼,看見這些人們都已經自動地湊攏來,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摩拳擦掌”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在行動前精神振奮、躍躍欲試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 “摩拳”:雙手摩擦拳頭,傳遞力量凝聚感,象征蓄勢待發。
    • “擦掌”:手掌相互摩擦,表現興奮、急切的肢體動作。
  2. 整體含義
    指面對挑戰或期待之事時,情緒高漲、迫不及待想要參與,并做好充分準備的狀态。

二、出處與用法

  1. 曆史淵源
    • 最早見于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但題起厮殺呵,摩拳擦掌”。
    • 明代《三國演義》《水浒傳》等文學作品中亦有使用,如“衆兵将得令,摩拳擦掌,準備厮殺”。
  2. 語法結構
    • 聯合式成語,作謂語、狀語或補語,含褒義。
    • 例句:義務勞動前,同學們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

三、使用場景

  1. 積極情境
    多用于描述競賽、勞動、戰鬥等前的積極狀态,如運動員賽前熱身、團隊迎接新任務等。
  2. 情感色彩
    強調期待與振奮,屬中性偏褒義,但也可用于表達氣憤時的激動(如“氣得摩拳擦掌”)。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通過以上分析,該成語生動描繪了人在行動前的心理與肢體狀态,兼具文學表現力和日常實用性。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摩拳擦掌的意思

《摩拳擦掌》是一個成語,形容某人興奮得手舞足蹈,準備行動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摩拳擦掌》包含三個部首和十九個筆畫。

其中,摩的部首是手,擦的部首是手,掌的部首是手。

來源

《摩拳擦掌》最早見于明朝吳承恩所著的長篇小說《西遊記》。故事中的孫悟空在面對邪惡勢力時,常常表現出摩拳擦掌的姿态。

繁體

《摩拳擦掌》的繁體字為「摩拳擦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的稍有不同,但《摩拳擦掌》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聽到好消息後,立刻摩拳擦掌,準備慶祝。

2. 老師快要宣布成績時,同學們都摩拳擦掌,期待着好的結果。

組詞

摩拳擦掌沒有固定的組詞。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興緻勃勃、興奮不已、躍躍欲試等。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無動于衷、冷漠無情、漠不關心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