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awdle;move slowly]∶行動遲緩;做事拖拉
你這麼磨蹭,什麼時候才完得了啊
(2) [lightly rub]∶用力地輕微摩擦
他的左腳輕輕地在地上磨蹭着
(1).輕微地摩擦。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一章:“他背着手,右腳輕輕地在地上磨蹭着。”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八回:“ 小梅 想:‘落到鬼子手裡,真不得了!這可怎麼好啊?’暗裡把反綁着的手兒扭動,幸虧女人家綁得不緊,她一邊走,一邊磨蹭,慢慢兒繩子松了,她可照舊反背着手,好像綁住似的。”
(2).行動遲緩;做事拖拉。《孽海花》第二四回:“ 彩雲 正聽着 雯青 的話,有些膽怯,忽聽 張夫人 又叫她,磨蹭了一會,沒奈何,隻得硬着頭皮走上來。” 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六章:“他揮動着匣槍又跟上一句:‘快!别磨蹭!’” 草明 《乘風破浪》八:“我要是想到了辦法,就用不着在這兒磨蹭啦!”
“磨蹭”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輕微摩擦
指物體或身體部位與另一表面緩慢接觸的動作。例如:“他的右腳輕輕在地上磨蹭着。”
行動遲緩/拖延
描述做事效率低、故意拖延時間的狀态。例如:“别磨蹭了,電影快開場了!”
糾纏
表示通過反複請求或拖延來達到目的。例如:“為了參加比賽,他跟老師磨蹭了半天。”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方言用法,可參考标注的搜索來源。
《磨蹭》(mó cēng)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指拖延不做事情或行動遲緩、慢吞吞的意思。
《磨蹭》的部首分别是石(shí)和足(zú),總計有20個筆畫。
《磨蹭》這個詞的來源相對不明确,但據考證,它可能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動詞彙合而成。磨可能來自于“磨擦”的意思,而蹭則是指“慢悠悠地行走”。這兩個動詞的結合使得“磨蹭”形容一個人故意拖延做事情,或者意味着他們行動遲緩。
《磨蹭》的繁體字為「磨蹭」。
在古代,「磨蹭」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它的整體結構和意義應該沒有太大差異。
1. 他總是磨磨蹭蹭地上課,老師都等他很久了。
2. 别再磨蹭了,快點收拾完行李吧!
3. 我隻是跑去買一瓶水,他就磨蹭了半個小時。
常見的與《磨蹭》相關的組詞有:磨洋工、蹭課、蹭飯等。
與《磨蹭》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拖延、遲疑、遷延、徘徊等。
與《磨蹭》相對的詞語有:迅速、敏捷、爽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