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腳的意思、撥腳的詳細解釋
撥腳的解釋
技擊動作之一。以己腳挑人腳使之仆倒。《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這 十三妹 早上面一刀削斷了 周三 的鋼鞭,下面趁勢便是一個撥腳,把 周三 踢得爬在地下。”撥,一本作“ 潑 ”。
詞語分解
- 撥的解釋 撥 (撥) ō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動或挑動:撥動。把鐘撥準了。撥冗(推開繁忙的事物,抽出時間)。撥雲見日。 分給:撥發。撥款。撥付。 治理:撥亂反正。 掉轉:撥轉馬頭。 量詞,用于成批的,分組的:分成兩
- 腳的解釋 腳 ǎ 人和某些動物身體最下部接觸地面的部分:腳心。腳掌。腳背。腳跟。腳步。腳印。腳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腳鐐。腳踏實地(形容做事實事求是,不浮誇)。 最下部:腳注。山腳。牆腳。 剩下的廢料,渣
網絡擴展解釋
“撥腳”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技擊或武術中的動作,具體指用腳挑動對方的腳使其摔倒。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撥腳”指通過腳部動作挑動對手的腳,使其失去平衡而倒地。這一動作常見于傳統武術或近身格鬥中,強調技巧性和瞬間發力。
-
動作特點
以己方腳部(如腳背或腳側)快速接觸對方腳踝或小腿部位,通過橫向或斜向發力破壞對方下盤穩定,屬于“四兩撥千斤”的巧勁應用。
-
文學引用
在《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中,十三妹與周三對戰時曾使用撥腳:“下面趁勢便是一個撥腳,把周三踢得爬在地下”,體現了實際應用場景。
使用注意
- 同音詞區分:需注意“撥腳”(bō jiǎo)與“拔腳”(bá jiǎo,指擡腳離開)的區别,後者多用于描述快速脫身的動作。
- 語境適用性:現代語境中,“撥腳”更多出現在武術教學或曆史文學作品中,日常使用較少。
總結來說,“撥腳”是一個具有明确技擊含義的術語,強調以巧制勝的腿法技巧。如需進一步了解武術動作細節,可參考傳統武術典籍或相關教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撥腳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在行走時用腳尖踢動地面,幫助身體前進。它的拆分部首是手和足,它的筆畫數目是10畫。這個詞語的來源是古代經典文學作品《紅樓夢》中的描述,形容人行走時的動作。在繁體中,撥腳保持相同的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但撥腳的寫法較為相近。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小心地撥腳踏着石子過河。撥腳可以和其他詞語組成新詞,比如撥腳舞,指的是一種特殊的舞蹈動作。近義詞可能包括踮腳、點腳。撥腳的反義詞可能是蹬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