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謙詞。謂無才德而任職。 唐 張說 《為清邊道大總管建安王奏失利表》:“臣以駑怯,謬職戎麾,銜戴恩榮,統率将士。” 唐 柳宗元 《禦史台賀嘉禾表》:“臣某謬職憲司,獲覩休瑞,無任抃躍之至。”
(2).任職有錯誤。 唐 李峤 《為水潦災異陳情表》:“謬職之謗,或譏於畫武續貂;敗官之尤,有議於諠 盧 吠鵲。”
“謬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謙辭用法
指自謙無才德而擔任職務,常見于古代官員的奏表或文書中。例如唐代張說在奏表中寫道:“臣以駑怯,謬職戎麾”(),柳宗元也使用“臣某謬職憲司”表達謙遜()。
客觀描述
表示任職過程中出現錯誤或失職行為。如唐代李峤提到“謬職之謗,或譏於畫武續貂”(),即批評任職不當的問題。
該詞屬于書面語,日常交流中較少使用。若需表達類似含義,現代漢語更常用“失職”“不勝任”等詞彙。
謬職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某人在職業或工作中表現出明顯的錯誤、愚蠢或荒謬的行為。
謬職的拆分部首是讠(讠是“言”的聲旁),謬的筆畫數為10,職的筆畫數為9。
謬職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最早見于中國古代文獻《周禮·地官司徒》中,用來描述在官職中犯下荒謬錯誤的情況。
繁體字中,謬職的寫法為「謬職」。
在古代,謬職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變化可能較多,不同古代文獻中的記載也有所差異,但總體上基本保持了詞義和發音。
1. 他被指控謬職,因為他在重要決策中犯了一個十分愚蠢的錯誤。
2. 那個科學家因為提出了一個荒謬的理論而被認為謬職。
謬職的一些組詞有:
謬職的近義詞是:
其反義詞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