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妄加,錯誤地施加。《文選·任昉<奏彈劉整>》:“終夕不寐,而謬加大杖。” 張銑 注:“言 整 私其子,則竟夕不寐;惡其姪,則妄加大杖。”
(2).用作謙詞。 唐 呂頌 《謝賜冬衣表》:“皇慈溥洽,顧品物而均榮;寵渥謬加,在微臣而增懼。” 清 戴名世 《<齊讴集>自序》:“而餘故不工詩,勉而為之,得一百餘章。方拟棄去,而同遊者顧謬加賞歎,力勸餘存其稿。”《紅樓夢》第七八回:“休謬加奬譽,且看轉的如何。”
“謬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錯誤地施加
指不恰當地給予或強加某種行為、評價等。例如《文選·任昉<奏彈劉整>》中提到“終夕不寐,而謬加大杖”,張銑注釋為“妄加大杖”,即錯誤地施加懲罰。
用作謙詞
在古漢語中,常以“謬加”表示對他人的贊譽或恩惠感到受之有愧。如唐代呂頌《謝賜冬衣表》中“寵渥謬加,在微臣而增懼”,以及清代戴名世《自序》中“同遊者顧謬加賞歎”,均屬自謙表達。
“謬加”的核心含義圍繞“錯誤施加”和“謙遜表達”展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文選》《紅樓夢》等文獻。
謬加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錯誤、不正确。它可以用來形容說話、行為或觀點的錯誤之處。
謬加的部首是言(yán),總共有15個筆畫。
謬加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德充符》這篇文章中。文中有一句話:“愚人學而不思則罔,愚人思而不學則狂,謬加于賢者而大惡乎愚人之狂也。”意思是說愚蠢的人雖然學習但不思考,就像無知的人一樣;愚蠢的人雖然思考但不學習,就像發瘋的人一樣。這句話中的“謬加”表示愚蠢的行為。
謬加的繁體字為謬加。
在古代,謬加的寫法比較繁瑣。它的上部是“禹”字旁,表示先輩的意思;中間是“幹”字,表示木頭;下部是“口”字,表示嘴巴。整個字形非常複雜,難以書寫。
1. 他的理論完全是謬加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2. 這個數學題的答案是謬加的,你需要重新計算。
3. 不要相信他的談話,裡面充滿了謬加的信息。
謬言、加劇、加深、加入
錯誤、謬誤、失誤
正确、準确、恰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