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靡顔膩理的意思、靡顔膩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靡顔膩理的解釋

容貌美麗,肌膚細膩。《楚辭·招魂》:“靡顔膩理,遺視矊些。” 王逸 注:“靡,緻也。膩,滑也。” 南朝 梁 劉孝标 《辯命論》:“夫靡顔膩理,哆噅顣頞,形之異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靡顔膩理”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形容容貌美麗動人,肌膚細膩光滑。其中: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出自戰國時期楚國人宋玉的《招魂》:“靡顔膩理,遺視綿些。”,意為通過細膩的容貌和肌膚描寫,展現人物的柔美氣質。

三、用法與特點

  1. 詞性:中性成語,古代書面語色彩較濃。
  2. 結構:聯合式結構,四字并列描述外貌特征。
  3. 適用對象:多用于形容女性或藝術形象,如文學作品中對美人的刻畫(參考的例句描述綠衣女子)。

四、補充說明

五、示例 清代袁枚《小倉山房尺牍》曾用此詞:“拜見之下,果然靡顔膩理。”,現代文學中亦可見類似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靡顔膩理》的意思

《靡顔膩理》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形容一個人過于修飾外貌或言行,濃妝豔抹、矯揉造作,讓人感到過分厭煩和不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靡顔膩理》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革”、“頁”和“心”,它們分别是左邊的部首、上面的部首和右邊的部首。總共有17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靡顔膩理》一詞源自于《紅樓夢》中的一個經典描寫,用以形容賈寶玉對林黛玉在妝飾方面過度的苛刻和厭倦。

在繁體字中,該詞為「靡顏膩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靡顔膩理」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靡”字在古代寫作「糜」,含義是紛亂、荒廢;“顔”字在古代寫作「顔」,意為面貌;“膩”字在古代寫作「膩」,表示某物粘糊、膩滑;“理”字與現代一緻。

例句

他妝扮得如此靡顔膩理,讓人覺得無法接近。

組詞

靡麗、膩滑、顔面、美顔等。

近義詞

妖豔、妝飾過度、濃妝等。

反義詞

質樸、樸素、自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