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名。即沉香。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蜜香》:“ 交趾 有蜜香樹,榦似櫃柳,其花白而繁,其葉如橘……木心與節堅黑,沉水者為沉香,與水面平者為雞骨香,其根為黃熟香,其榦為棧香,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其根節輕而大者為馬蹄香。其花不香,成實乃香,為雞舌香,珍異之木也。”參見“ 沉香 ”。
蜜香樹是古代對沉香樹的别稱,指瑞香科沉香屬植物,因其樹脂香氣如蜜而得名。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與别名 蜜香樹即沉香樹,學名為Aquilaria sinensis,又稱牙香樹、沉水香樹。其木質部分在受傷或感染後會分泌樹脂,形成沉香,根據密度不同分為沉水香(密度最大)、棧香(半沉)等類型。
形态特征 樹幹呈灰色,葉卵形似橘葉,花淺色帶微香,果實橢圓形。樹齡需數百年方可成材,根部粗壯,砍伐後需經多年自然作用才能結香。
結香特點 同一棵樹不同部位可生成八類香料,包括:
曆史文獻記載 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最早記載其分布于交趾(今越南北部),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進一步描述其香氣特性與藥用價值。
現代應用 沉香被廣泛用于制香、藥材及工藝品,其中品質最佳的“奇楠香”即古代所稱蜜香,香氣甜潤持久。
若需了解更完整的分類或文化背景,可參考《南方草木狀》《本草綱目》等古籍原文。
《蜜香樹》一詞指的是一種果樹,果實散發出蜜糖般的香氣,因此得名。
《蜜香樹》的拆分部首為虐,它總共有10個筆畫。
《蜜香樹》一詞來源于植物學的命名,用來指代具有蜜糖香氣的某種果樹。
《蜜香樹》的繁體寫法為「蜜香樹」。
古時候,「蜜香樹」的漢字寫法為「蜜香樹」。
1. 在花壇中,那棵蜜香樹散發着迷人的香氣。
2. 我喜歡坐在蜜香樹下,聆聽風兒拂動葉子的聲音。
蜜香、蜜糖、香氣、果樹
香果樹、芬芳樹
臭果樹、腐爛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