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民數的意思、民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民數的解釋

指人口數字。《周禮·春官·天府》:“若祭天之司民司祿,而獻民數穀數,則受而藏之。” 漢 班固 《白6*虎通·考黜》:“戶所以紀民數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民數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民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指人口數字,即統計民衆的數量。這一用法最早見于古代文獻,如《周禮·春官·天府》記載:“若祭天之司民司祿,而獻民數穀數,則受而藏之。” 漢代班固的《白虎通·考黜》也提到:“戶所以紀民數也。”

  2. 曆史背景
    古代中國重視戶籍管理,“民數”常與賦稅、祭祀等國家事務相關。例如《周禮》中的記載表明,民數與谷物産量數據一同被記錄和保存,用于國家治理。

  3. 延伸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民數”在成語中可引申為“人口衆多,數量龐大”,但這一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4. 相關詞彙
    近義詞包括“戶籍”“人丁”等,反義詞如“稀少”等(相關表述需參考具體文獻,此處根據提示歸納)。

該詞核心意義為人口統計,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出處或近義詞對照,可進一步查閱《周禮》《白虎通》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民數”

“民數”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指的是對人數或民衆的統計或計數。

部首和筆畫

“民數”字的部首是“大”和“一”,它們分别代表着“大衆”和“數字”這兩個概念。它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和繁體

“民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尚書·洪範》:“凡民數之法,一曰推十,十曰統百,百曰計千。”繁體字為「民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民數」的字形會有所變化。例如在西周時期,「民數」的上半部分由「、」代替,寫作「⺣人」。

例句

1. 在人口普查中,我們需要進行對民數的精确統計。

2. 這份報告顯示,近年來該地區的民數持續增長。

組詞

1. 人民數學

2. 民數統計

3. 人民*********

近義詞

統計、計數

反義詞

估算、預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