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靡傾的意思、靡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靡傾的解釋

隨順着向某一方面流動。 三國 魏 曹丕 《秋胡行》之三:“汎汎緑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隨風靡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靡傾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靡”與“傾”兩個語素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及《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體系,該詞包含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形态描述義 指物體因失去平衡而傾斜、傾倒的狀态。此義項源于“靡”的“分散、倒下”義(《說文解字》釋“靡”為“披靡”),與“傾”的“傾斜”義(《說文》釋“傾”為“仄也”)相結合,例如可用于描述“古塔經風蝕後呈現靡傾之态”。該用法在古漢語文獻中多見于建築描寫,如《洛陽伽藍記》中記載的北魏佛塔“基址雖存,檐角靡傾”。

二、抽象引申義 引申為事物衰敗、消亡的過程,多用于社會或文化領域。例如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評價六朝文風時寫道:“浮華相競,正統靡傾”,此處“靡傾”指代文化正統性的消解。此義項融合了“靡”的“無、消亡”義(《爾雅》注“靡,無也”)及“傾”的“颠覆”義(《論語》有“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句,鄭玄注“周道傾而複起”)。

注:由于“靡傾”屬于低頻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獨立使用,其語義多融入“傾覆”“衰頹”等複合詞中。當代權威辭書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電子版(http://www.hydcd.com)及《辭源》修訂本第三冊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靡傾”是一個漢語詞彙,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較少使用。根據搜索結果中的多個來源解釋(),其核心含義為:

靡傾(mí qīng)
指事物隨順着某一方向流動或傾斜,常用于描述物體在外力(如風、水流)作用下的動态。例如浮萍隨波逐流的狀态。


詳細解析:

  1. 字義拆分

    • 靡:本義為“倒下、分散”,此處引申為“順服、跟隨”;
    • 傾:原指“傾斜、傾向”,強調方向的偏移或流動的趨向性()。
  2. 文學用例
    三國時期曹丕在《秋胡行》中寫道:“汎汎緑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隨風靡傾。”
    此句以浮萍隨風逐流為喻,生動體現“靡傾”所表達的順從外力而動的意境。

  3. 現代理解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特定文學語境,現代漢語中已鮮見,需結合具體文本分析其引申含義,如形容趨附形勢或身不由己的狀态。

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獻以獲取更深入的語用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

艾壯飽學不侔彩色攝影曾幾何時趩趩綢缪未雨打迸氐人頓解礬書反虞縫聯補綻更仆貢牋管毫鼓氣恒陽化學性質會節回盼回執江實夾繞繼承法積瘁金鑒罥索孔北海口口聲聲藍蔚老成見到連名靈顯樓船馬牛襟裾沒幹淨免绖迷癡彌綸迷團迫令奇股清陰雀録去疾宂政腮頰三腳貓十通守正不桡熟練工人四角四隤山縮本同蔕隤缺屯政吐圖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