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生的經曆;生活的道路。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别序》:“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唐 杜頠 《夢賦》:“才譽不振,命途仍塞。”《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命途多蹇,所以至此。”《十月》1981年第6期:“這位命途多舛的姑娘高興得幾乎跳起來。”
“命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指人生的境遇和經曆的道路,強調命運與人生軌迹的結合。其中“命”代表生命、命運,“途”指道路、前途,合起來描述個人一生經曆的起伏與方向。
核心概念
指平生的遭遇、生活道路及未來發展的不确定性,常與“坎坷”“多舛”等詞搭配,表達人生際遇的波折。例如:
文化内涵
既包含宿命色彩(如“天命”),也體現個人在道路選擇中的能動性,常用于文學作品中表達對人生際遇的感慨。
以上内容綜合了漢典、古典文獻及現代詞典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命途(mìng tú)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是指一個人的一生,包括其生命的起源、發展和走向。
命途的第一個字“命”是由“人”部和“生”部組成,它的筆畫數是5+9=14;第二個字“途”是由“辶”部和“餘”部組成,它的筆畫數是3+7=10。
命途一詞最早出現于《莊子·天運》一章中,表示人生的命運和道路。
在繁體中,命途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在古代,命途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以現在所見的形式存在。
1. 他的命途多舛,經曆了許多波折和挫折。
2. 她堅信自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途,努力向前。
命途相對、命途坎坷、命途多舛、人生命途、改變命途
命運、生活軌迹、人生道路
命運無常、悲慘命運、迷失方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