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明智聰察。《詩·周頌·時邁》:“明昭 有周 ,式序在位。” 鄭玄 箋:“昭,見也。”
(2).昭明,分明。 明 張景 《飛丸記·卺合飛丸》:“看鋤強扶弱,曲直明昭。”
“明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明昭”由“明”和“昭”兩個形容詞組成:
明智聰察
源自《詩經·周頌·時邁》的“明昭有周,式序在位”,指周朝君主的明智與洞察力,後引申為對人物聰慧、明斷的形容()。
昭明、分明
如明代張景在《飛丸記》中所用“曲直明昭”,表示是非對錯清晰可辨()。
以上解析綜合了古籍引用、現代釋義及實際用例,覆蓋了“明昭”在語言、文學、文化中的多維度意義。
《明昭》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光明、明亮、清晰的意思。它用來形容事物明朗、清澈的狀态,引申為顯露出真實、清晰的特點。
《明昭》的拆分部首是日字旁(日),它表示與太陽、光明等概念相關。該字總共有11畫。
《明昭》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它是在古代的字典中被收錄的。在繁體字中,該詞語仍然保留着同樣的意思和字形。
在古代,漢字寫法有所不同。《明昭》在古時候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上部寫成"口"字,下部寫成"日"字旁,整體形似一個口對着太陽。
1. 他鏡子擦得幹幹淨淨,一清二楚,明昭如鏡。
2. 這個小孩非常機智,他的思路清晰明昭。
3. 鮮豔的花朵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明昭。
1. 明亮:形容景色或光線充滿亮光。
2. 明朗:形容心情或天空晴朗,沒有陰雲的意思。
3. 明晰:形容清楚、明了,沒有模糊的意思。
光明、清晰、明亮。
模糊、昏暗、陰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