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明允的意思、明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明允的解釋

(1).明察而誠信。《左傳·文公十八年》:“昔 高陽氏 有才子八人……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 唐 元稹 《贈鄭馀慶太保》:“追書保養之榮,用彰明允之德。” 宋 曾鞏 《左仆射門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祖贽追封魏國公》:“具官某,明允純篤,德業惟茂。” 清 戴名世 《<四書朱子大全>序》:“惟得一明允之吏,片言立剖,而紛紜之辨頓息。”

(2).嚴明恰當。《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足下聽斷明允,庶事無滞,則吏慎其負,而人聽不惑矣。”《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甯》:“所以做官的切不可率意斷獄,任情用刑,也要求個公平明允。”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後有族人與他姓訐訟,族長請之于官,判決明允,官民皆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明允”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明察而誠信
    指人明辨是非、洞察事理,同時秉持誠信的品德。例如《左傳·文公十八年》中提到的“明允笃誠”,形容高陽氏才子具備明察與誠信的品質()。

  2. 嚴明恰當
    多用于形容處事公正、裁決合理,如古代司法場景。《資治通鑒》提到“聽斷明允”,強調判案需公平嚴明;《京本通俗小說》中“公平明允”也指官員斷案不偏不倚()。


二、延伸與應用


三、古籍與例句

總結來說,“明允”既強調個人品德的明察誠信,也用于形容處事公正嚴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明允-意思

《明允》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心地純正善良,品德高尚,言行正直,沒有任何欺騙或虛僞的行為。

明允-拆分部首和筆畫

《明允》的拆分部首為“日”字,筆畫數為11畫。

明允-來源

《明允》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秋水篇》:“穆生何以反乎?将自其充也。”充即充實、豐滿之意,引申為美德、道德充實之意。

明允-繁體字

《明允》的繁體字為「明允」。

明允-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明允的寫法可能會有些差異,但總體上表現為:「明証」、「冥順」等書寫形式。

明允-例句

1. 他一直以明允的品行赢得了衆人的尊重和愛戴。

2. 這位領導的言行一直都是明允的,值得我們尊敬。

明允-組詞

1. 明理:指明事理、明了道理。

2. 允許:指允諾、答應。

3. 正直:指言行正當、直爽。

4. 純善:指純正善良的品質。

明允-近義詞

正直、善良、誠實、純真、高尚

明允-反義詞

欺詐、虛僞、邪惡、陰險、僞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