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勃姑的意思、勃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勃姑的解釋

即勃鸪。鳥名。 宋 陸遊 《春社》詩:“桑眼初開麥正青,勃姑聲裡雨冥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勃姑"是漢語中對斑鸠這一鳥類的古稱或别稱,尤其特指其鳴叫聲,屬于拟聲詞演變而來的名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勃姑(bó gū)

指斑鸠,一種常見的鳥類。該名稱源于對其鳴叫聲“咕咕-咕咕”或“勃咕-勃咕”的模仿,屬于典型的拟聲命名法。古人也常寫作“鹁鸪”、“勃鸪”或“蔔姑”。


二、命名依據與文獻記載

  1. 拟聲來源

    斑鸠的鳴叫聲低沉重複,古人依聲命名,稱為“勃姑”。宋代筆記《倦遊雜錄》載:“鸠鳴勃姑,其聲也。”

    科學佐證:現代鳥類學中,斑鸠屬(Streptopelia)的鳴聲确為連續“咕咕”聲,印證古稱的拟聲本質。

  2. 古籍用例

    • 南宋·陸遊《東園書事》詩:“勃姑時喚木陰中。”
    •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部》釋:“鹁鸪,其鳴曰勃姑。”

三、詞義演變與文化關聯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1997)第2卷,第1143頁:

    “勃姑:即斑鸠。以其鳴聲得名。”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8:

    “勃姑:鳥名,鹁鸪也。”

  3. 李時珍《本草綱目》(校點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鹁鸪……俗呼勃姑。”


五、現代歸屬與生物學定位

勃姑對應現代鳥類分類中的斑鸠屬(Streptopelia),常見如:

網絡擴展解釋

“勃姑”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勃姑”指一種鳥類,即斑鸠(别名勃鸪、水鸪鸪),屬于鸠鴿科。其名稱來源于它的叫聲,常發出“咕咕”聲,尤其在陰雨天氣或雨後初晴時鳴叫頻繁。

2.名稱來源與特征

3.文學引用

宋代詩人陸遊在《春社》中寫道:“桑眼初開麥正青,勃姑聲裡雨冥冥。”此句描繪了春社時節桑樹發芽、麥苗青翠,勃姑啼鳴伴隨細雨的情景,凸顯其與自然氣候的關聯。

4.其他别稱與關聯

在古籍中,“勃姑”也被稱為“鹁鸠”,常作為田園詩中的意象,象征農時或天氣變化。

“勃姑”是斑鸠的古稱,兼具語言學與文學價值,既反映古人對自然生物的觀察,也承載了詩歌中的意境表達。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陸遊詩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阿渾安逸八法比輯不競側伫成數碜款酬赉春醴刺鳳描鸾當房刀筆訟師登山服調筝地重凍荄斷客梵王家馮珧斧車公布股分鬼號鴻施滑不溜回洑火布檢會金石契窘絕窘縮就祿急行軍蝰蛇裂域洛苑馬足逆走千年調棄逆歸順阮郎迷三忠傷摧擅自奢龍升霞身前什器率性庶土遂迷忘反骕騻唐昌觀踏筵天緒危敗畏口慎事巷議遐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