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im]∶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辭·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
(2) [benighted]∶指人不明事理
(3) [high and far space]∶形容高遠;深遠
鴻飛冥冥
(4) [hades]∶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1).昏暗貌。《詩·小雅·無将大車》:“無将大車,維塵冥冥。” 朱熹 集傳:“冥冥,昏晦也。” 漢 蔡琰 《悲憤詩》之二:“沙漠壅兮塵冥冥,有草木兮春不榮。” 唐 歐陽詹 《暗室箴》:“孜孜碩人,冥冥暗室。罔縱爾神,罔輕爾質。” 元 喬吉 《兩姻緣》第二折:“門半掩,悄悄冥冥,斷腸人和淚夢初醒。” 戴望舒 《二月》詩:“在暮色冥冥裡,我将聽了最後一個遊女的惋歎。”
(2).黑夜;晚上。《荀子·解蔽》:“冥冥而行者,見寝石以為伏虎也,見植林以為後人也。冥冥蔽其明也。” 楊倞 注:“冥冥,暮夜也。” 南朝 陳 徐陵 《雜曲》:“隻應私将琥珀枕,冥冥來上珊瑚牀。”
(3).懵懂無知貌。《戰國策·趙策二》:“豈掩於衆人之言,而以冥冥決事哉?”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書證》:“若不信其説,則冥冥不知一點一畫有何意焉。” 清 戴名世 《汪武曹稿序》:“世之從事於舉業者,冥冥茫茫,不以通經學古為務。”
(4).引申為不知不覺。 魯迅 《二心集·<現代電影與有産階級>譯者附記》:“然而,冥冥中也還有功效在,看見他們‘勇壯武俠’的戰事巨片,不意中也會覺得主人如此英武,自己隻好做奴才。”
(5).迷漫。《楚辭·九歌·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鳴。” 宋 張孝祥 《蝶戀花·送姚主管橫州》詞:“草草杯盤深夜語,冥冥四月黃梅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古 金陵 , 秦淮 煙水冥冥。” 陳三立 《夜舟泊吳城》詩:“夜氣冥冥白,煙絲窈窈青。”
(6).渺茫貌。 漢 劉向 《九歎·遠逝》:“水波遠以冥冥兮,眇不睹其東西。” 唐 沉千運 《感懷弟妹》詩:“兄弟可存半,空為亡者惜。冥冥無再期,哀哀望松柏。” 清 龔自珍 《寒月吟》:“一逸謝萬古,冥冥不可追。” 鄭澤 《雜詩·晚蟬》:“修名懼不立,前路徒冥冥。”
(7).高遠貌。《楚辭·九辯》:“ 堯 舜 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 宋 王安石 《馀寒》詩:“冥冥鴻雁飛,北望去成行。”
(8).指高遠的空際。 趙樸初 《木蘭花慢·科倫坡海濱旅館聽潮》詞:“望陣湧滔滔,光搖灧灧,氣接冥冥。”
(9).幽深貌。《楚辭·九章·涉江》:“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獲狖之所居。” 唐 張籍 《猛虎行》:“南山北山樹冥冥,猛虎白日繞林行。” 清 唐甄 《潛書·格君》:“深淵冥冥,喬嶽安安,靜之體也。”
(10). 漢 揚雄 《法言·問明》:“鴻飛冥冥,弋人何簒焉?” 李軌 注:“君子潛神重玄之域,世網不能制禦之。”後以指避世隱居之處。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五引 種明逸 《寄二華隱者》詩:“北闕空追悔,西山羨獨醒。秋風舊期約,何日去冥冥。” 清 戴名世 《朱翁詩序》:“翁至是始悔其出,乃欲為鴻,飛之冥冥,於人世已不復置其一喙。”
(11).指陰間。《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不新宮,不復故庭分。” 魯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文昌帝君陰骘文圖說》和《玉曆鈔傳》,都畫着冥冥之中賞善罰惡的故事。”
(12).泛指主宰人世禍福的神靈世界。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一:“豈人之禍福吉兇自有定數存於冥冥之中,雖聖與智不可得而逃耶?”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八:“冥冥之中大概确實有神靈支配人世間的禍福。”
(13).指死亡。《敦煌變文集·王昭君變文》:“何期遠遠離 京兆 ,不憶冥冥卧 朔方 。” 唐 孟雲卿 《古挽歌》:“冥冥何所需,盡我人生意。”
(14).昏迷;麻木。 宋 洪邁 《夷堅乙志·賈成之》:“酒入 賈 口,便覺腸胃掣痛,眼鼻血流,急命駕歸,及家已冥冥……經夕而死。” 明 劉基 《郁離子·公孫無人》:“強生以四肢,又何不使之冥冥木木,不知痛癢,以保其真乎?”
(15).沉默不語貌。 宋 蘇轼 《喜雨亭記》:“造物不自以為動,歸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金 王若虛 《瑞竹賦》:“天何為者耶?視之蒼蒼,詰之冥冥,不可得而名?”
(16).專心緻志貌。《荀子·勸學》:“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楊倞 注:“冥冥、惛惛,皆專默精誠之謂也。” 清 李慈銘 《越缦堂讀書記·劉蕺山集》:“山林學問,隻是平淡布素,不必冥冥,亦不必汲汲。”
(17).私下;暗中。《荀子·修身》:“行乎冥冥而施乎無報。” 楊倞 注:“行乎冥冥,謂行事不務求人之知。” 漢 劉向 《列女傳·衛靈夫人》:“夫忠臣與孝子不為昭昭信節,不為冥冥堕行。”《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甯》:“冥冥之中,積了陰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商三官》:“母慚怍,唯恐壻家知,不敢告族黨,但囑二子冥冥偵察之。” ********* 《上李鴻章書》:“此冥冥一大漏巵,其數較鴉片為尤甚,亦有國者所當并禁也。”
“冥冥”是一個多義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而變化,主要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自然界的幽暗深遠
指光線昏暗或空間深邃的狀态,如“薄暮冥冥”(宋·範仲淹《嶽陽樓記》)。該義項源自《說文解字》對“冥”的本義解釋:“幽也,暗也”。
高遠渺茫
形容空間或時間的遙遠,如“鴻飛冥冥”(《法言·修身》),比喻事物超脫世俗。
人的精神狀态
宿命與超自然
在迷信語境中,指“鬼神暗中主宰的境界”,如“冥冥之中,積了陰骘”(《寓簡》),表達命運不可控的意味。
提示:如需更完整釋義或古文例證,可參考權威辭書(如、)。
冥冥(míng míng),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朦胧、模糊、不可知的狀态。它通常用來形容神秘、神奇的事物或者人們無法理解的現象。
冥冥的左邊是冖部首,右邊是明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冥冥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楚辭》這部文集中的《九辯》一篇中。
冥冥在繁體中寫作「冥冥」。
在古代寫作冥冥的時候,有時候使用「冖隹隹」做部首,并且寫作「冥」。也有時候将「明」做部首,并且寫作「冥」。
1. 在漆黑的夜晚,星空冥冥中閃爍着璀璨的星光。
2. 深海中的世界對我們來說是如此冥冥莫測。
3. 那位預言家總是能準确地知道冥冥之中的事情。
冥冥之中、冥冥中、冥冥暗乎乎。
神秘、朦胧、玄妙、幽深。
明亮、清晰、明确、明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