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命駕的意思、命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命駕的解釋

[give order to drive (a carriage)] 命人駕車馬,也指乘車出發

詳細解釋

命人駕車馬。謂立即動身。《左傳·哀公十一年》:“退,命駕而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嵇康 與 呂安 善,每一相思,千裡命駕。” 唐 李複言 《續玄怪錄·窦玉妻》:“但君生人,不合久居於此。君速命駕,入辭而行。”《儒林外史》第二三回:“望即命駕往伊處。” 清 曾國藩 《複彭麗生書》:“尚望足下惠然命駕,無任佇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命駕,漢語複合詞,由“命”與“駕”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為命令車馬啟程。《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命人駕車馬,謂立即動身”,具體可從三方面解析:

字義溯源

“命”取“命令、使令”之義,《說文解字》釋為“使也,從口從令”;“駕”指套馬于車,《廣雅》注為“乘也,行也”。二字組合後構成使動結構,強調通過指令啟動行程的動作。

曆史用法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記載尊貴者出行場景。如《左傳·哀公十一年》載“退命駕而行”,展現諸侯決策後即刻行動的果斷;《晉書·嵇康傳》中“每一相思,辄命駕千裡”則突顯名士交往的率性風範。此類用法多含鄭重或急切的情感色彩。

現代語義演變

當代語境中,“命駕”仍保留書面語特征,常見于曆史小說或禮儀性文本,例如“總統命駕巡視災區”。相較于同義詞“啟程”,其語義更側重發令者的權威性及動作的正式性,多用于第三人稱叙事。

網絡擴展解釋

“命駕”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作為成語(現代引申義)

  1. 基本含義:指主動掌控自己的命運,不被外界左右。由“命”(命運)和“駕”(掌控)組成,強調人對命運的主動性。
  2. 典故起源:最早見于《左傳》,記載晉國大夫季友在困境中積極應對,最終成功的故事。後人以此形容能掌控命運的人。

二、作為動詞(古籍原意)

  1. 字面解釋:命令仆人駕車出發,表示立即動身。例如《左傳·哀公十一年》:“退,命駕而行”。
  2. 使用場景:古籍中常用于描述人物果斷行動,如《世說新語》記載嵇康與呂安“千裡命駕”相會;唐代《續玄怪錄》也有“君速命駕”的表述。

區别與聯繫

兩類含義的演變體現了漢語詞彙從具象到抽象的文化拓展。如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可參考《左傳》《世說新語》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百侶不可動搖布署不占之書倉怳長虵赤人辭語電子偵察衛星奪志法派豐下棼輪根原工銀海波不驚海望宏豁鴻祯混沌魍魉夾鏡交戰驚倒經時禁闱菤葹列僊溜腿邏逤眉睫之内門可羅雀明燦鳴湍穆王霓裳羽衣凝露骢弄辭攀車卧轍龐眉皓首片段秋宴宂坌容諒騷賦生疎沈至麝月示導時目視偉探勘談説天産鐵心鐵意庭宇恫悔同門録陷車詳審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