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裡觀察,暗裡詢問了解。指多方面了解情況。《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丈夫的品行也丢了,她的聲名也丢了,她還在那裡賊去關門,明察暗訪。”亦作“ 明查暗訪 ”。《老殘遊記》第十八回:“差你往 齊東村 明查暗訪,這十三條命案是否服毒?有什麼别樣案情?限一個月報命。”
“明察暗訪”是一個漢語成語,指通過公開觀察和暗中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從不同角度全面了解情況。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該成語包含兩種調查方式:
2. 出處與演變 最早見于清代文獻:
3. 結構與用法
4. 近義詞與延伸
5. 例句
此成語強調調查手段的多樣性和全面性,既體現細緻觀察,又包含隱蔽取證,是中文裡描述系統性調查的典型表達。
明察暗訪指的是明察暗訪行動,即通過明目張膽地觀察和秘密潛伏兩種手段來進行調查或偵查。明察暗訪一詞多用于形容行政、法律和國家安全機構等組織進行隱蔽調查或監督行動。
《明察暗訪》這個詞共有8個漢字,拆分部首為:明(日字旁)、察(宀字頭)、暗(日字旁)、訪(言字旁)。總筆畫為:明(8畫)、察(9畫)、暗(13畫)、訪(7畫)。
《明察暗訪》這個詞來源于中國漢語,屬于漢字組合詞。繁體字為「明察暗訪」。
在古時候,明察暗訪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上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
1. 面對社會治安問題的嚴重性,警方開始展開明察暗訪行動。
2. 政府派遣了一支明察暗訪團隊,以保護公共利益。
3. 老闆懷疑員工内部有洩露公司機密行為,決定進行明察暗訪。
組詞:觀察、調查、偵察、探訪
近義詞:明查暗訪、監察執法
反義詞:公開調查、公開審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