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貴的寶物。《國語·晉語四》:“ 鄭 人以名寶行成,公弗許。” 韋昭 注:“名寶,重寶。”《戰國策·趙策一》:“ 秦王 欲得 宜陽 ,不愛名寶。”《呂氏春秋·不屈》:“名寶散出,土地四削, 魏國 從此衰矣。” 漢 賈誼 《新書·耳痺》:“百世名寶,因閒官為積。”
“名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名貴的寶物,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名寶”主要用于形容曆史或文學中的貴重物品,現代語境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籍、傳統文化時具有參考價值。更多古籍原文可參考滬江詞典等來源。
《名寶》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具有名聲和珍貴價值的寶物。
《名寶》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貝”,其中“口”是第1個部首,表示該字和“口”相關;“貝”是第154個部首,表示該字和“貝殼”相關。
《名寶》的總筆畫數為11畫。
《名寶》這個詞來源于中國漢字,由兩個字組成。“名”意為名聲、聲譽;“寶”意為貴重的東西。合在一起,指代具有名聲和珍貴價值的寶物。
《名寶》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名寶》。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可能存在多種不同的寫法。因此,對于《名寶》這個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存在多種形式,但這些寫法的基本意思仍然是指代具有名聲和珍貴價值的寶物。
1. 這件古董是真正的名寶,價值連城。
2. 他的畫作被認為是藝術界的名寶。
1. 名譽寶:指代被視為珍貴的聲譽。
2. 古寶名:指代古代的有名的寶物。
3. 名寶永存:指代具有永久價值的名貴寶物。
1. 珍寶
2. 聞名之寶
3. 有名之物
普通物品、平凡之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