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銘感五内”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比喻内心非常感激,強調情感深刻且難以忘懷。其中“銘感”指銘記感激,“五内”代指五髒(心、肝、脾、肺、腎),象征整個身心。
出自明代羅貫中的《粉妝樓》第八十回:“這是萬歲的龍恩,臣等銘感五内。”。
季羨林在《牛棚雜憶》中寫道:“這位工人雖然也繃着臉,一言不發,但是對我們一句訓斥的話都沒有說過,我心裡實在是銘感五内。”。
該成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的替代表達為“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等。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具體出處原文,可參考《粉妝樓》或季羨林相關著作。
《銘感五内》是形容一個人對外界事物極其敏感的意思。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感知能力十分敏銳,對周圍發生的事情能夠有着敏銳的觀察力和感知力。
《銘感五内》這個詞可以拆分為:
部首:金(jīn)
筆畫:15畫
《銘感五内》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它是從《論語》中的一句話《孔子之言》中引用而來。這句話原文是:“吾十有五而銘,其耳全而不聞,其目全而不見,其四肢皆有完而不移。”意思是指一個人到了50歲時,感知能力依然保持完好,即使年齡增長,但五感依然銳利。
《銘感五内》的繁體字為「銘感五內」。
古時候寫“銘感五内”的漢字用法與現在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1. 那位藝術家的作品展示了他銘感五内的靈敏觀察力。
2. 她的銘感五内使她能夠察覺到身邊微小的變化。
組詞:銘記、感知、五感
近義詞:敏感、細膩、洞察力
反義詞:冷漠、麻木、無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