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秘籙的意思、秘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秘籙的解釋

道教神秘的文書。 唐 陳子昂 《洛城觀酺應制》詩:“蒼極神功被,青雲祕籙開。” 唐 殷堯恭 《府試中元觀道流步虛》詩:“玄都開祕籙,白石禮先生。” 明 陳子龍 《古樂府·五遊篇》:“雲笈傳吾道,祕籙署我名。”《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王曾 ﹞復上疏曰:‘國家受殊祥,膺祕籙,就嚴城之北隅,啟列真之祕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秘籙(mì lù)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宗教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字源、構詞和文化背景三個角度解析:

一、字形與字義分解

  1. 秘:從“禾”從“必”,《說文解字》釋為“神也”,本義指不可公開的玄奧事物,後引申為隱秘、深奧之意。
  2. 籙:從“竹”從“錄”,原指以竹簡記載的簿冊,道教中專指記載天神名諱、符咒或修煉法門的文書,如《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

二、基本釋義 秘籙指道教中秘傳的符咒、典籍或法術文書,具有以下特征:

三、文化引證 在文學與曆史文獻中,秘籙常象征超凡力量或天命所歸。例如: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秘籙”是道教術語,指代一種神秘的文書或符箓,主要用于宗教儀式或記載神聖内容。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秘籙”由“秘”(隱秘、玄妙)和“籙”(文書、符箓)組成,字面意為“神秘的文書”。在道教中,它特指記載神祇名號、符咒或修煉法門的典籍,具有神聖性和儀式功能。

  2. 文獻例證

    • 唐代陳子昂《洛城觀酺應制》提到“青雲祕籙開”,形容秘籙如天界文書般莊嚴開啟。
    • 明代陳子龍《古樂府·五遊篇》中“祕籙署我名”,體現秘籙與個人修道的關聯。
    • 《續資治通鑒》記載宋代道教活動時,用“膺祕籙”強調皇家對道教經典的尊崇。
  3. 文化意義
    秘籙不僅是宗教實踐的工具,也反映了古代社會對神秘力量的信仰。它在詩詞中的運用,常象征超越凡俗的意境,成為文人表達道教思想或寄托理想的意象。

若需進一步了解道教符箓體系或具體典籍,可結合《道藏》等文獻深入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暴貴卑號表解曹雪芹側媚參差禅牀焯耀懘鑰賜龍道破雕題獨陽發颠放映機豐樂峯林風起潮湧覆按改樣光遠衮阙過市招搖嘉舉盡善盡美禁受禁漁久策咎征積玉堆金絶句坤育漏理履霜甿俗巧遇輕靡求救勸戒曲原鋭器入主森羅寶殿山坑山嶂生柴升工神俊拭抹收業水溲餅輸粟書味天下大同蛻濯帏幌武志瑕咎蟹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