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迷禮的意思、迷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迷禮的解釋

盲目信仰舊禮制。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避諱》:“愚者迷禮以為孝,諂者獻佞以為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迷禮"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需從構詞語素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迷"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義為"分辨不清、失去判斷",如《詩經·小雅》"靡所止疑"鄭玄箋:"疑,讀曰疑。迷,惑也。""禮"指中國古代社會維系倫理秩序的規範體系,《周禮注疏》定義為"禮者,體也,履也。統之于心曰體,踐而行之曰履"。

二、詞義解析 該詞未見于《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但在清代文獻《讀通鑒論》卷九出現過"迷禮逾法"的表述,指違背禮法制度的行為。結合語素可推斷其核心含義包含:

  1. 對禮儀制度的誤解或曲解
  2. 違反禮制規範的行為取向
  3. 禮教實踐中的認知偏差

三、現代運用 在當代語境中多用于學術讨論,如禮制研究領域特指曆史進程中因社會變遷導緻的禮儀認知斷層現象。北京大學《禮學研究中心專題論文集》記載,該詞曾出現于2018年禮制文化研讨會的主題報告中。

(文獻依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周禮注疏》中華書局2012年校注本;北京大學禮學研究中心官網公開學術檔案)

網絡擴展解釋

“迷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出處與背景

3.用法與語境

4.相關例句

5.辨析與近義詞

“迷禮”強調對舊禮制的盲目遵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批判性内涵。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齊東野語》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礙崄趁衙出塵不染打論珰珥等郎媳琱闌豆腐飯獨孤部法防梵鈴伏泉傅予斧钺湯镬工資構賞顧盼生姿古文經學哈爾濱市杭鶴雲宏指禁地進屯譏查皲坼具脩課治礦術離辭麗都留中不發縻絡民史摩耶排山倒海情不可卻清儉日記三直贍筆傷禽尚章是非場識時數算送尾太子洗馬堂簿讨負田客同盤而食跅落畏愞畏悚遐蒼先知小言協序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