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緘的意思、秘緘的詳細解釋
秘緘的解釋
指秘密函件。 清 夏燮 《中西紀事·鎮海殉難》:“其駐師 鎮海 時,分遣三鎮帶兵堵 定海 洋面,瀕行授以秘緘,令事急時啟之。”
詞語分解
- 秘的解釋 秘 ì 不公開的,不讓大家知道的:秘密。秘藏(俷 )。秘方。秘訣。秘計。秘史。神秘。奧秘。 保守秘密:秘而不宣。 珍貴罕見:秘本。秘籍。秘寶。秘府。 姓。 秘 ì 〔秘魯〕國名,在南美洲。 筆畫數
- 緘的解釋 緘 (緘) ā 捆東西的繩索。 書信:緘素。緘紮。 封,閉:緘口。緘制(封鎖)。緘封。緘密。緘默。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秘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說明:
1.基本釋義
秘緘(拼音:mì jiān)指秘密函件,即不公開或需要保密的書信、文件。該詞由“秘”和“緘”二字組合而成:
- 秘:讀作mì,意為不公開、隱蔽,如“秘密”“秘而不宣”;
- 緘:讀作jiān,本義為捆紮器物的繩索,後引申為封閉信件(如“緘口”“緘封”)。
2.用法與文獻例證
- 實際用例:清代夏燮《中西紀事·鎮海殉難》中記載:“瀕行授以秘緘,令事急時啟之”,指将秘密信件交予下屬,危急時方可開啟。
- 現代語境: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描述,強調信件的機密性,如“傳遞秘緘”“秘緘中的計劃”。
3.相關延伸
- 近義詞:密函、密信、機密文書;
- 反義詞:公開信、明函。
4.注意事項
- 該詞在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書面語或特定曆史背景的文本中;
- 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與“密件”等現代詞彙混淆。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和現代詞典的釋義,可結合具體語境靈活運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秘緘
秘緘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包含兩個字:秘和緘。秘緘的意思是嚴密保密,不輕易洩露。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該詞的拆分、來源、繁體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以及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秘字由禾和祕兩個部首組成,共有十八個筆畫;緘字由缶和鹹兩個部首組成,共有十個筆畫。
來源
秘緘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作為一種保密的措施,用以對重要文件、書信等進行封存,确保不被他人窺見。
繁體字
繁體字“秘”寫作“祕”,“緘”寫作“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秘字的禾部寫作“于”,祕部寫作“祺”;緘字的缶部寫作“缺”,鹹部寫作“斅”。
例句
1. 他始終保守秘緘,不肯洩露出去。
2. 這個文件必須用秘緘的方式封存起來。
組詞
秘密、密令、緘口、緘默等。
近義詞
保密、保守、封存等。
反義詞
公開、洩露、公開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