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泔的意思、米泔的詳細解釋
米泔的解釋
淘米水。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一·稻》:“米泔,甘,涼,無毒。”亦稱“ 米泔水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我餓極了,自己到竈上看時,卻已是收拾的乾乾浄浄,求一口米泔水都沒了。”
詞語分解
- 米的解釋 米 ǐ 谷類或其他植物的子實去了皮的名稱: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價昂貴,生活困難)。 國際長度單位(舊稱“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姓。 筆畫數:; 部首:
- 泔的解釋 泔 ā 〔泔水〕洗過米或洗碗洗菜用過的水。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米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 拼音:mǐ gān()
- 釋義:指淘米水,即清洗大米後留下的渾濁液體。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穀一·稻》,記載為“米泔,甘,涼,無毒”,并稱其為“米泔水”。
二、文獻用例
- 古籍記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中曾用“米泔水”形容生活困頓的場景:“我餓極了,自己到竈上看時,卻已是收拾的乾乾浄浄,求一口米泔水都沒了。”。
三、用途與延伸
- 藥用價值:傳統中醫用米泔水炮制藥材,以吸附油脂、緩和藥物的辛燥氣味,或調理脾胃(《本草綱目》及民間用法)。
- 日常用途:因其呈弱堿性,可用于澆灌植物或清潔去污。
四、相關詞彙與表達
- 近義詞:米泔水、米渖(後者為方言或古語變體,見)。
- 成語關聯:目前無廣泛使用的成語直接關聯“米泔”,但可參考包含“米”字的成語(如“等米下鍋”“米珠薪桂”)。
如需更全面的文獻考證或方言變體信息,建議查閱古籍或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米泔》
《米泔》是一個漢字詞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它是一個名詞,表示稻谷稀爛或飯粒煮爛後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米泔》的拆分部首為米(禾部)和泷(水部)。
《米泔》的筆畫總數為12畫。
來源
《米泔》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其來源具體不詳。
繁體
《米泔》的繁體字為「米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米泔》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晚飯米泔煮得太爛了,口感不好。
2. 鍋裡剩下的米泔太多了,記得扔掉。
組詞
米泔堆、泔水、泔漿、米泔病
近義詞
米粥、稀飯、煮糊
反義詞
飯幹、粒粒分明、米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