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秘府的意思、秘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秘府的解釋

古代稱禁中藏圖書秘記之所。《漢書·藝文志》:“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説,皆充祕府。” 顔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外則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則有延閣廣内祕室之府。”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是以發祕府,覽書林,遙集乎文雅之囿,翺翔乎禮樂之場。”《晉書·裴秀傳》:“作《禹貢地域圖》十八篇,奏之,藏於祕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秘府”是古代中國對宮廷内收藏珍貴圖書、典籍及機密檔案場所的統稱,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 核心定義
    秘府指宮廷中專門收藏圖書、秘籍及重要文獻的機構或場所,具有禁中(皇家專屬)性質。例如《漢書·藝文志》記載“皆充秘府”,說明其作為中央藏書庫的功能。

  2. 曆史職能

    • 藏書管理:漢代起,秘府負責收集、整理諸子百家著作及官方文獻,如揚雄《劇秦美新》提到“發秘府,覽書林”。
    • 地圖與檔案保存:《晉書》記載裴秀繪制的地圖“藏于秘府”,體現其保存重要地理資料的作用。
  3. 機構演變
    漢以後,秘書省逐漸承擔圖書管理職責,故“秘府”也成為秘書省的别稱,職能從具體藏書場所擴展至國家文化管理機構。

  4. 文獻佐證
    曆代文獻如《移書讓太常博士文》描述典籍“藏于秘府,伏而未發”,印證其機密性與權威性。

秘府兼具實體藏書場所與文化管理機構的雙重屬性,是古代保存文化遺産的核心機構。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運作或曆代變遷,可查閱《漢書》《晉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秘府

秘府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禾和阝,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秘府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代表着一個秘密的地方,即皇家内部機構中負責處理機密事務的地方。

在繁體字中,秘府的寫法為祕府。

古時候,秘府的寫法也有一定的變化。在部首禾的位置上,有時候會寫作禿或者離。在部首阝的位置上,也有時候會寫作邑或者那。

下面是一個例句,展示了秘府在句子中的用法:
他被任命為宮廷秘府的大臣。

通過與其他詞語的組合,可以創造出許多有意義的詞彙。比如,秘密、秘書、府邸等都是由秘府組合而成的詞語。

秘府的近義詞包括機密處、保密所等,而它的反義詞則是公開處、開放處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