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滅茬的意思、滅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滅茬的解釋

[stubble-cleaning;clear the stubbles left in the field] 除去收割後遺留在地裡的作物根茬

詳細解釋

除盡農作物收割後留在農田裡的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滅茬是農業生産中的專業術語,指農作物收割後,通過機械或人工方式粉碎、清除殘留在地裡的根莖(即“茬”)的耕作過程。其核心目的是為後續播種或耕作創造良好條件,同時實現稭稈還田、改善土壤結構。具體釋義如下:

一、漢語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

滅茬(miè chá):

動詞。指農作物收割後,将留在地裡的莖稈基部(茬)用工具粉碎或清除。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二、農業操作内涵

  1. 物理處理:

    利用旋耕機、滅茬機等農機具将作物根茬粉碎、翻埋入土壤,避免殘留茬體阻礙新作物生長或影響田間管理。

  2. 生态作用:

    粉碎後的根茬可轉化為有機質,增加土壤肥力,減少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符合可持續農業理念。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農作物稭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規範》(NY/T 1628-2020)。

三、實際應用價值

權威參考依據

  1. 詞典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作為國家權威語文工具書,定義精準且廣泛認可。

  2. 行業标準: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農作物稭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規範》(NY/T 1628-2020)明确了滅茬的技術流程與生态效益,具行業指導性。


注:以上内容嚴格依據權威出版物及現行國家标準撰寫,未引用網絡來源以确保信息可靠性。

網絡擴展解釋

滅茬是一個農業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滅茬指在農作物收割後,清除遺留在地裡的作物根莖和殘茬()。拼音為miè chá,對應的英文翻譯為stubble-cleaning。

用途與方法

  1. 主要目的:防止殘留根茬影響後續耕作,減少病蟲害滋生,提高土地利用率()。
  2. 操作方式:
    • 傳統方法:農民手工清理,費時費力()。
    • 現代農機:如雙折翼液壓耙、懸挂中耙等,適用于土壤碎土、滅茬一體化作業()。

其他延伸

如需更具體的農機參數或地域性操作差異,可參考農業技術手冊或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愛毛反裘愛物兒霸池不過慘栗叉麻雀程儀斥臣爨桐挫沮德政頂蓋地仙都車段家橋反行兩登葑菲之采浮慧腹熱腸慌幹害告往知來固護話舊會晤計筭麇舌吭哧連棟煉鍛嶚剌民煩暖眼懦孱排房盤突品官破琴鉛黛峭措棄忽清甘滑辣青曾求訪求全起屋騎行軟驅三尺律桑果升陑神雀食不充饑世臣水蘋談玄說妙頽折望路萬古長存閑檢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