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神妙之筆。 宋 仲殊 《減字木蘭花》詞:“誰将妙筆,寫就素縑三百匹?” 元 貢奎 《贈任丹碧煉師》詩:“丹葩碧樹光熌爍,妙筆可作詩無聲。” 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隻消三箇字,把我輩滿肚的牢騷,發舒殆盡,就煩妙筆寫起來。”
(2).指書畫或文字的高手。 宋 梅堯臣 《觀楊之美盤車圖》詩:“ 子虔 與 賢 皆妙筆,觀玩磨滅窮歲年。” 元 虞集 《題範德機詩後》詩:“玉堂妙筆交遊盡,投老 江 南隔死生。”
(3).猶佳作。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王氏圖畫》:“卿所進墨蹟并古畫,復遍看覽,俱是妙筆。”
“妙筆”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iào bǐ,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神妙之筆
指高超的寫作、繪畫技巧或獨特的藝術表現力。例如宋代仲殊在《減字木蘭花》中寫道:“誰将妙筆,寫就素缣三百匹?”。
指書畫或文字的高手
形容在文學、藝術領域造詣深厚的人。如元代虞植提到“玉堂妙筆交遊盡”,即指才華橫溢的文人。
猶佳作
代指優秀的文學或藝術作品。宋代郭若虛曾用“妙筆”評價古畫,強調作品的精妙。
造句:
“他妙筆生花,将平凡的故事寫得引人入勝。”
“這幅畫線條流暢,堪稱妙筆。”
近義詞:絕唱、鴻文(形容傑出作品)
反義詞:敗筆(指失敗的藝術處理)
“妙筆”常與“生花”連用為成語“妙筆生花”,源自古代傳說中筆頭開花的神奇意象,現多比喻文采斐然或構思精妙。
《妙筆》是指一種能夠寫出令人稱奇的絕妙字畫的筆。這種筆具有獨特的筆鋒和筆墨,可在紙上留下流暢、靈動的線條,令人贊歎不已。
《妙筆》的部首是"女"字旁,部首的意思是字的構成部分。《妙筆》一詞的部首"女"代表了輕巧、柔美的形象。
妙:女字旁、丑字旁、口字旁、豐字旁;共4筆
筆:豎筆、撇捺;共5筆
《妙筆》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文人杜牧的《秋夕》詩中:“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這裡的“輕羅小扇撲流螢”中的“輕羅小扇”即指代了妙筆,形容了書寫的靈動和神奇。
繁體字中的《妙筆》如下:妙筆。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妙筆》在古代的寫法如下:
妙:女字旁寫成"女"字,上面加一橫,形如"?”;
筆:古代的"筆"字是一個裝有墨水的蘸筆的形象,類似于現代的"毛筆"。"筆"字由豎撇捺構成,下面加一橫,類似于"---"。
1. 他用妙筆勾勒出了一個美麗的山水畫。
2. 這位作家有一支妙筆,他的文字流暢而生動。
3. 他運用妙筆為讀者描繪了一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
1. 筆墨妙技
2. 筆調妙趣
3. 筆下妙手
1. 佳作
2. 絕筆
3. 奇筆
1. 拙筆
2. 平庸之筆
3. 潦草之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