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鄙族的意思、鄙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鄙族的解釋

鄙賤的門族。多用為自謙之辭。《晉書·周谟傳》:“加以鄙族結婚帝室,義深任重,庶竭股肱,以報所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鄙族”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自謙色彩的複合詞,通常用于指代說話者所屬的家族或宗族,含有謙遜、自貶的意味。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第128頁)的釋義,“鄙”意為粗俗、淺陋,常作謙辭;“族”指宗族、家族,二者結合後,“鄙族”即表達對自身家族的謙稱,多見于古代文獻或正式場合的書面表達。

這一詞彙的文化内涵與漢語謙敬語體系密切相關。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89頁)分析,古代士大夫在社交中常以“鄙族”代稱本家,既符合禮制規範,又避免直接提及家族時顯得傲慢。例如《紅樓夢》第三回中林黛玉初入賈府時,曾用“鄙族寒門”形容林家,體現傳統交際中的語言分寸。

用例方面,《古文觀止·卷五》收錄的《陳情表》有“猥以微賤,當侍鄙族”之句,此處“鄙族”指李密家族,通過自謙凸顯對皇權的敬畏。當代使用中,該詞多見于曆史題材文學作品或學術考據,口語中已逐漸淡化。

網絡擴展解釋

“鄙族”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作為成語的貶義用法

  1. 基本含義
    指人品卑劣、道德敗壞的群體,多用于形容為私利不擇手段的小人。
  2. 詞源演變
    起源于《左傳·僖公十五年》中齊國公子重耳的故事。最初用于贊美庇護他的村民(褒義),後逐漸演變為貶義。
  3. 使用場景
    常見于口語,帶有強烈貶斥色彩,如:“這等背信棄義之事,唯有鄙族所為。”

二、作為自謙語的謙辭用法

  1. 核心釋義
    指代“鄙賤的門族”,用于自謙家族地位低微,多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晉書·周谟傳》中“鄙族結婚帝室”即自謙家族與皇室聯姻。
  2. 語言特點
    屬書面謙辭,現代使用較少,需注意語境避免歧義。

補充說明
需注意兩種用法的區别:成語側重批判他人品行,而自謙用法僅用于描述自身家族。部分古籍中可能存在詞義過渡階段的特殊用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愛河百世師百團大戰半拉子畢手裧輤朝苑叉牙馳目崇墉百雉創夷催膘蹙蓄丹窖彈違東遊西逛遁逃餌餻耳齊風韻猶存浮名缟皓革出工正鼓腹擊壤鶴卵和柔話趕話家集降價堅潔建豎寄辭激摧久交酒盤俊爽課馬樂群零支龍行虎變鹿頭栅鳥迹文片鱗半爪披攘器宇七字燃萁煮豆上半天山酌勢必世論士孫壽日絲抹頭套忘餐廢寝韋絝無藉之徒顯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