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鄙族的意思、鄙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鄙族的解釋

鄙賤的門族。多用為自謙之辭。《晉書·周谟傳》:“加以鄙族結婚帝室,義深任重,庶竭股肱,以報所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鄙族”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作為成語的貶義用法

  1. 基本含義
    指人品卑劣、道德敗壞的群體,多用于形容為私利不擇手段的小人。
  2. 詞源演變
    起源于《左傳·僖公十五年》中齊國公子重耳的故事。最初用于贊美庇護他的村民(褒義),後逐漸演變為貶義。
  3. 使用場景
    常見于口語,帶有強烈貶斥色彩,如:“這等背信棄義之事,唯有鄙族所為。”

二、作為自謙語的謙辭用法

  1. 核心釋義
    指代“鄙賤的門族”,用于自謙家族地位低微,多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晉書·周谟傳》中“鄙族結婚帝室”即自謙家族與皇室聯姻。
  2. 語言特點
    屬書面謙辭,現代使用較少,需注意語境避免歧義。

補充說明
需注意兩種用法的區别:成語側重批判他人品行,而自謙用法僅用于描述自身家族。部分古籍中可能存在詞義過渡階段的特殊用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鄙族的意思

鄙族這個詞是由兩個字組成,鄙和族。它是指一種憎惡、瞧不起其他族群的心态或行為。鄙族可以表現為對其他族群的不尊重、歧視、排斥等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鄙字的部首是鬼,它的拆分部首是卩(封印)和鬼。鄙字的總筆畫數為10。

族字的部首是百,它的拆分部首是卩(封印)和小。族字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和繁體

鄙字在古代的時候常用于形容人的地位賤下、低微,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形容瞧不起、蔑視他人的意思。

繁體字中,鄙字的寫法為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鄙字的寫法有所變化。在金文和篆文中,鄙字的形狀是由“卩”和“鬼”組合而成,形狀相對簡單。而到了隸書時期,鄙字的形狀逐漸演變為現代的樣子,形狀更加規整。

例句

1.他總是對别人抱有鄙視的态度,從不與人為善。

2.鄙族行為不僅違背了社會公德,也損害了人與人之間的友好關系。

組詞

1.鄙視:表示對他人輕視、不屑的感情或行為。

2.鄙棄:表示對他人看不起、冷落的态度或行為。

3.鄙夷:表示對他人蔑視、排斥的情感或行動。

近義詞

歧視、蔑視、輕視

反義詞

尊重、器重、重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