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邈絶的意思、邈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邈絶的解釋

1.久遠。

2.遙遠;高遠。

3.超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邈絶”(拼音:miǎo jué)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久遠
    指時間或曆史跨度極大,難以追溯。
    例:《史記·孝武本紀》中提到“三代邈絶,遠矣難存”,意為夏、商、周三代距今久遠,難以完整留存。

  2. 遙遠;高遠
    形容空間距離極遠或事物超脫凡俗。
    例:清代李滢《望羅浮歌》中“邈絶霄漢橫蒼煙”,描繪山勢高聳入雲,與天際蒼煙相接的壯闊景象。

  3. 超絕
    強調超越尋常、卓爾不群的特質。
    例: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注引《中興書》稱庾闡“邈絶當時”,贊其才華在當時無人能及。

二、用法與延伸

三、參考資料

若需進一步查閱例句或完整文獻,可參考《史記》《世說新語》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邈絶

邈絶(miǎo jué)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成兩個部首:邑(yì)和絶(jué),其中邑是邑字旁,表示與城市、鄉村相關的意義;絶是一個獨立部首,表示與刀割、破絕相關的意義。邈絶的筆畫總數為18畫。

邈絶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曾曰:‘吾聞邈絶之地行兵,不見其迹,至其城下,不聞其聲。” 這裡邈絶的意思指遠離、隱蔽之地。

邈絶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邈絕」。

在古時候,邈絶是以「邈絕」的形式出現的。其中邑的古代寫法為「阝」,表示城池的象形字。絶的古代寫法為「絕」,由線和刀組成,表示切斷、中斷的意義。

以下是邈絶這個詞的例句:

1. 清代末年,中國社會陷入了動蕩不安的局面,封建統治的體系已經岌岌可危,處于邈絶的時期。

2. 在現代科技的發展下,世界各地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人們對邈絶的地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組詞:邈然、邈遠、絕望、突然等。

近義詞:疏離、遙遠、隱蔽。

反義詞:貼近、連接、親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