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綿花的意思、綿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綿花的解釋

亦作“緜花”。即棉花。綿,通“ 棉 ”。 明 王世懋 《閩部疏》:“昔聞長老言, 廣 人種緜花,高六七尺,有四五年不易者。” 清 程含章 《論洋害》:“諸番所産之貨,皆非 中國 所必需。若大呢、羽毛、嗶吱、銅錫、綿花、蘇木、藥材等類,每歲約值千萬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綿花”是“棉花”的古代通假寫法,屬于異體詞,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綿花”即現代漢語中的“棉花”,指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纖維,主要用于紡織業。讀音為mián huā,其中“綿”通“棉”()。

  2. 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明代王世懋《閩部疏》提到“廣人種緜花,高六七尺”,清代程含章《論洋害》中也将“綿花”列為貿易商品(),表明該詞在古代經濟文本中常見。

  3. 語言學背景
    “綿”本指蠶絲制品,因棉花傳入後與絲綿用途相似,古人借用“綿”字加“花”代指棉花,後逐漸規範為“棉”字。這種通假現象反映了漢語詞彙的演變過程()。

  4. 現代使用情況
    當代“綿花”已屬罕見用法,僅在古籍或方言中偶見,日常及學術場景均使用“棉花”。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綿花

綿花是指某些植物開花後形成的像綿綢一樣的物質。這種綿花可以用來制作紡織品或填充材料,具有柔軟、蓬松的特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綿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纟"(纟部)表示與紡織品相關,右邊是"艹"(艹部)表示與植物相關。綿字共有10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綿字最早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繁體字中,綿字保留了原始的形狀,仍然是由纟和艹兩個部首構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綿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明代的時候,綿字的右邊部分被寫作"公",表示“衆多”的意思,也體現了綿花柔軟、蓬松的特點。

例句

1. 秋天來臨時,棉花的綿花會飄落滿天。

2. 在冷冬季節裡,蓬松的綿花被用來制作暖和的羽絨服。

組詞

棉綿、綿延、綿長、綿亘。

近義詞

棉球、羽絨、絨毛。

反義詞

硬花、刺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