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綿薆 ”。亦作“緜曖”。悠久;悠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歲歷緜曖,條流紛糅。” 康有為 《<禮運注>叙》:“然以其彍博浩瀰,舉二千五百年之綿薆,合四萬萬人民之繁衆。” 梁啟超 《<經世文新編>序》:“ 中國 號稱文明之古國也,綿曖二千載,涉歷廿四朝。”
“綿暧”是一個較為生僻的中文詞彙,具體釋義如下:
“綿暧”本義為“悠久;悠悠”,形容時間漫長或事物源遠流長。其異體字形式包括“綿薆”“緜暧”等。
該詞多用于學術或文學語境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其核心是通過“綿”(綿延)與“暧”(模糊悠遠)的意象組合,強調時間或曆史的深遠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背景,可參考《文心雕龍》《禮運注》等古籍原文。
綿暧是一個意思比較隱晦的詞語,可以形容某種感覺或情況的微暖、柔和。它含有一種溫暖、舒適、柔情脈脈的意味。
綿字的部首是纟,共有12個筆畫;暧字的部首是日,共有13個筆畫。
“綿暧”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杜牧的《秋夕》一詩:“綿綿暗霧中,如彩霞乍隱。”在這首詩中,杜牧借用“綿暧”來描述秋夜中雲霧缭繞、景色朦胧之美。
綿暧的繁體字為「綿暧」。
古代漢字中,綿的寫法為「綿」,暧的寫法為「曖」。
1. 她的微笑給人一種綿暧的感覺,宛如春風拂面。
2. 書房裡的燈光柔和而綿暧,讓人感覺格外溫馨。
綿綿、綿延、綿密、暧昧、溫暧等。
溫暖、柔和、舒適。
寒冷、嚴寒、刺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