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門曆 ”。
亦作“ 門歷 ”。來客登記簿。 宋 劉斧 《青瑣詩話》:“﹝ 張士遜 ﹞出遊近邑,惟一僕馭馬,一僕持傘。復歸,門吏訝其青蓋,詢之,乃取門曆書一絶。”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六:“取當世門歷閲視,賓客無 俠 ( 鄭俠 )名。”
“門曆”一詞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基本解釋
“門曆”由“門”(指門外、外界)和“曆”(經曆、曆史)組成,字面意為“門外的事物”,引申為外界的情況或環境。
例如:形容一個人對社會動态的了解,或團隊對市場環境的認知能力。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個體或群體對外界信息的掌握程度,如“門曆深厚”表示對外部情況有深刻洞察。
來客登記簿
古代文獻中,“門曆”指記錄訪客信息的簿冊,主要用于門禁管理。例如:
字形與字義
“門曆”既可比喻外界動态,也可指古代門禁登記簿。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涑水記聞》等宋代史料。
《門曆》是一個詞語,指的是古代官府或家族門前挂的一種曆法,用來記錄重要日期和相關事務。
《門曆》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門”和“曆”。
“門”的部首是“門”,有3個筆畫。
“曆”的部首是“廠”,也有3個筆畫。
《門曆》這個詞的來源并不明确,可能是古代人們在門前挂的曆法的簡稱。
《門曆》的繁體字為「門曆」。
在古時候,門曆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字形和書寫方式在演變中會有一些變化。
1. 每年過年前,家族都會貼上新的門曆,以示祈福。
2. 官府門前的門曆詳細記錄了當地各種重要的節日和法定假日。
1. 門前:指的是門的正面或附近的地方。
2. 門派:指的是武術或宗教中以門為單位的組織。
3. 曆史:指的是過去發生的事件或人類社會的發展。
門牌:指的是門上标示房屋號碼的牌子。
曆法:指的是記錄時間、安排農事的一套規則和方法。
門外:指的是門的外部,相對于門來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