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扪心的意思、扪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扪心的解釋

撫摸6*胸口。表示反省。 北齊 顔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捫心徒自憐。” 唐 盧綸 《雪謗後書事上皇甫大夫》詩:“覽鏡愁将老,捫心喜復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此事不以口舌争,君捫心清夜,先自問其何如。”滇劇《闖宮》:“你所做下的罪孽,扪心想想,也應拔劍自6*殺!”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扪心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扪心”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én xīn,其核心含義是通過撫摸胸口或内心自省的方式,表達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或愧疚感。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該詞字面意為“撫摸胸口”,引申為自我反省或審視内心,常用于表達因過錯、失當行為而内疚的情感,也可用于提醒他人反思行為。

  2. 詞源與文化背景
    最早出自《詩經·小雅·車攻》:“扪心自問,無愧于兄弟之門”,意為通過自省确認對兄弟是否無愧。後成為成語“扪心自問”的出處,強調内心拷問。

  3. 用法與例句

    • 自我反思:如“扪心自問,此事是否妥當?”
    • 勸誡他人:如清代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寫道:“君扪心清夜,先自問其何如”。
    • 文學表達:常見于詩詞,如唐代盧綸的“覽鏡愁将老,扪心喜複驚”。
  4. 近義詞與翻譯

    • 近義詞:撫心、内省、自問。
    • 英文翻譯:touch or feel one's conscience(直譯為“觸碰良心”),或self-examination(自我審視)。

“扪心”既是一種動作描寫,也是一種心理狀态的隱喻,強調通過内省達到道德或情感上的清醒認知。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扪心

《扪心》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觸摸自己的心髒,也引申為反省、自責。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扌、門、心。部首扌表示手,門表示動作,心表示身心。

《扪心》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醫學中,醫生通常通過觸摸患者的脈搏和心髒來判斷疾病的情況。後來,這一動作被用來指代觸摸自己的心髒,寓意着人們應該反省自己的行為和心态。

在繁體字中,扪心的寫法是「捫心」。與簡體字寫法略有不同,但依然意義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按照古代字書中的記載,扪心在古代寫法中的心字是「忄」。忄作為「心」的古代寫法,形象地描繪了心髒的形狀。

以下是一些關于《扪心》的例句:

  1. 他經過這次事故後,終于開始扪心自問,慢慢改變自己的态度。
  2. 我扪心自問,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會陷入這個困境。

一些與《扪心》相關的組詞包括:扪心自問、切膚扪心、扪心無愧。

與《扪心》意義相近的詞有:反省、自責、自省。

與《扪心》相反意義的詞有:漠視、無動于衷、自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