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盟首的意思、盟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盟首的解釋

(1).盟書中的首要條款,多記載主盟人及與盟人姓名。《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将盟 臧氏 , 季孫 召外史掌惡臣,而問盟首焉。” 杜預 注:“盟首,載書之章首。” 郭沫若 《侯馬盟書試探》:“盟首‘章’字當即 趙敬侯 章 。其他不同的人名字是與 敬侯 同時歃盟的人。”

(2).頭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盟首是由“盟”與“首”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古代盟約締結儀式中的主導者或盟書正文的起始部分。據《漢語大詞典》記載,“盟”本義為歃血締約的宗教性儀式,《禮記·曲禮》有“約信曰誓,莅牲曰盟”的描述;“首”則指事物的開端或領導者。二者結合後,“盟首”既可指代主持盟誓的領袖人物,亦可指盟書正文前的綱領性條款。

在文獻應用中,《春秋左傳注》記載的“踐土之盟”中,晉文公作為盟首主導諸侯會盟,體現其政治權威。盟書結構方面,盟首部分通常包含締約時間、參與方及核心誓言,如侯馬盟書開篇“某年某月某日,某敢不率從”的格式,即為典型盟首範式。

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古文字诂林》将其納入先秦政治術語體系,強調其在古代盟誓制度中的結構性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當前通用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未單獨收錄此詞,使用者宜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對象。

網絡擴展解釋

“盟首”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 盟書中的首要條款
    指古代盟誓文書(盟書)的核心部分,通常記載主盟人及參與盟誓者的姓名,并明确盟約的核心内容。這一用法在《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有記載:“将盟臧氏,季孫召外史掌惡臣,而問盟首焉。”杜預注解釋為“載書之章首”,即盟書的開頭部分。郭沫若在《侯馬盟書試探》中也提到,盟首中的“章”字可能代表主盟人趙敬侯的姓名。

  2. 頭領、首領
    引申為團體或聯盟中的領導者。這一釋義多見于古代文獻和辭書,但具體用例較少,更多是詞義的擴展應用。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文獻例證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左傳》或考古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營紮寨闆築背禮彪蒙成都賣蔔癡人川光椿萱初政村夫俗子誕幻鼎盛東流西上額手稱慶扶婁趕搶攤高吟慣捷嘏辭珪社何處講衆簡認劍樹結句接遇靜泊決烈考究類如立方裡拉齧蝕破鏡重圓千乘之國嬛嬛日偷戎王使者三人一龍上征實覈霜氛尿泡種子隨時隨地損短縮項魚宿雨餐風貪庸特種體格土曜猧兒五勞無名揭帖下贲小遊神協時洩注襲仿息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