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迷信,以夢屍為得官的預兆。語本《晉書·殷浩傳》:“或問 浩 曰:‘将莅官而夢棺,将得財而夢糞,何也?’ 浩 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夢屍;錢本糞土,故将得錢而夢穢。’時人以為名言。” 宋 蘇轼 《秦少遊夢發殡而葬之者因次其韻》:“居官死職戰死綏,夢屍得官真古語。”
“夢屍得官”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諷刺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出自《晉書·殷浩傳》。記載中,有人問殷浩:“為何即将上任會夢見棺材,即将得財卻夢見糞土?”殷浩答道:“官職本質腐朽,故得官前會夢見屍體;錢財如同糞土,故得財前會夢見穢物。”這一解釋被當時人視為名言,後演變為成語“夢屍得官”。
成語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階層對官場腐敗的批判态度。殷浩作為東晉名士,其言論揭示了當時士人對權力本質的清醒認知,與道家“富貴如浮雲”的思想相契合。
宋代蘇轼在《秦少遊夢發殡而葬之者因次其韻》中寫道:“居官死職戰死綏,夢屍得官真古語”,以此暗喻官場虛妄。
“夢屍得官”不僅是一個描述迷信現象的成語,更承載了古代文人對權力本質的深刻反思。其諷刺性在現代語境中仍被沿用,警示人們理性看待名利追求。
《夢屍得官》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意為通過夢境中的遭遇最終得到官職。它由三個漢字組成,包括“夢”、“屍”和“得官”。
根據這個成語的拆分,我們可以得到每個漢字的部首和筆畫。
《夢屍得官》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唐代一位名叫陳子千的學生曾經在夢中遇見了一位已故的官員,他預言了陳子千未來會得到官職。後來,陳子千确實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華,最終得到了官職,實現了他在夢中所見的預言。
由于簡體字的盛行,繁體字的使用漸漸減少。《夢屍得官》這個成語的繁體寫法為「夢屍得官」。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不同。對于《夢屍得官》這個成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略有變化,但意思基本相同。例如,将“夢”寫作“夢”、将“屍”寫作“屍”等。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例句來更好地理解《夢屍得官》這個成語的意思。
他曾經在夢境中得到一位已故的官員的指點,這使得他堅定了自己官複原職的信心,最終夢屍得官。
與《夢屍得官》相關的組詞有:
近義詞:夢中得官
反義詞:實幹得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