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 蒙頌 ”。
(2).貓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動》:“貓,一名蒙貴,一名烏員。”
"蒙貴"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根據上下文區分:
一、動物相關含義(較常見)
二、現代引申義(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解釋為"蒙受貴人提攜"的成語,強調獲得高位者賞識帶來的機遇。但該用法在古代典籍中未見明确出處,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補充說明: • 在《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中,主要收錄動物别名的古義 • 作為成語使用時需注意語境,建議優先采用"蒙受垂青""承蒙提攜"等更通用的表達 • 古漢語中"蒙"字多音多義,需結合讀音判斷(此處讀méng)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選擇釋義,若涉及古籍閱讀建議采用動物别稱解釋,現代文本則需核實上下文。
“蒙貴”(méng guì)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它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蒙貴”是由“艹”和“貝”兩個部首構成的。其中,“艹”是草字頭部首,表示與植物有關,而“貝”是貝殼部首,表示與金錢財富有關。
“蒙”字共有12劃,“艹”部2劃,“夕”部3劃,“日”部4劃,“昜”部3劃;而“貴”字共有9劃,“貝”部4劃,“亻”部2劃,“土”部3劃。
“蒙貴”來源于《論語·子罕第十九》中的一句話:“蒙(貴)而無位。”意思是指雖然受到尊重,但沒有實際的地位和職位。
在繁體中,“蒙”字的字形為「蠓」,而“貴”字的字形為「貴」。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例如,“蒙”字的舊字形為「矇」,而“貴”字的舊字形為「貴」。
1. 他雖然年輕,但蒙貴而無位。
2. 在這個公司,年長者往往蒙貴待遇。
與“蒙貴”相關的組詞有:“蒙受”、“貴人”、“貴重”等。
與“蒙貴”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受重視”、“備受尊敬”、“受寵若驚”等。
與“蒙貴”意思相反的詞語有:“賤”、“卑微”、“低賤”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