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孟春的意思、孟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孟春的解釋

[first month of spring] 春季的第一個月,即農曆正月

詳細解釋

春季的第一個月,農曆正月。《書·胤征》:“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 南朝 宋 鮑照 《代堂上歌行》:“陽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這首《鷓鴣天》説孟春景緻。”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孟春之月,昏參中,旦尾中,而他月則不同。”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内曜者,破黮暗者也;心聲者,離僞詐者也。人群有是,乃如雷霆發于孟春,而百卉為之萌動,曙色東作,深夜逝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孟春”是中國傳統曆法中對春季第一個月的稱呼,具體含義及文化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義

孟春(拼音:mèng chūn)指春季的首月,即農曆正月。其名稱源于古代季節劃分方式:将每季三個月分别稱為“孟”“仲”“季”,如春季依次為孟春、仲春、季春。

二、時間範圍

三、文化意義

  1. 農耕象征:古代文獻如《呂氏春秋通诠》記載,孟春是農事起始的重要時段。
  2. 文學意象:常被用于詩詞中表達春意,如魯迅《破惡聲論》以“雷霆發于孟春”比喻生機勃發。
  3. 傳統習俗:部分古籍提到“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反映古代正月宣政教、勸農事的傳統。

四、相關擴展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例證或節氣關聯,可參考《禮記·月令》《呂氏春秋》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孟春的意思

《孟春》一詞指的是春季的開頭。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後的第一個節氣就是《雨水》,而在《雨水》之後的第一個節氣就是《驚蟄》,春季從《驚蟄》開始。因此,《孟春》也可指代《驚蟄》,表示春天的開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孟春》這個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孟”和“春”。

“孟”的聲母為“m”,韻母為“eng”,拼音為“meng”,偏旁部首是“子”,筆畫數為4。

“春”的聲母為“ch”,韻母為“un”,拼音為“chun”,偏旁部首是“日”,筆畫數為8。

來源和繁體

《孟春》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意為春季的開頭。

在繁體中,“孟春”保留了和簡體一樣的字形,沒有變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孟春的字形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變化。

例句

1. 《孟春》時節,大地回春,河水藍綠欲滴。

2. 這個地區的氣候驟變,從寒冷的冬天瞬間轉為《孟春》的溫暖。

組詞

孟春花開、孟春心動、孟春風光、孟春新生

近義詞

早春、初春、開春

反義詞

孟秋、孟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