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蒙吏的意思、蒙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蒙吏的解釋

指 莊周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莊子 者, 蒙 人也,名 周 。 周 嘗為 蒙 漆園 吏。” 北周 庾信 《和裴儀同秋日》:“ 蒙 吏觀秋水, 萊 妻紡落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蒙吏"是漢語中具有曆史典故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本義溯源

"蒙吏"由"蒙"與"吏"組合而成。"蒙"特指戰國時期宋國蒙邑(今河南商丘東北),屬地理專名;"吏"為古代官職統稱。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詞特指"莊子",因莊周曾任蒙地漆園吏,故後世以官職代稱其人。

二、曆史語境

此稱始見于《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司馬貞《索隱》注:"吏,職官名也。以其任職蒙邑,故稱蒙吏"。這種以籍貫+官職的稱謂方式,符合先秦時期對名士的尊稱傳統。

三、文獻用例

  1. 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引崔譔注:"莊子為蒙人,又為漆園吏,故謂蒙吏"
  2. 清代王先謙《莊子集解》考證:"蒙在今河南歸德府商丘縣,漆園屬蒙地"
  3. 現代學者陳鼓應指出:"蒙吏之稱凸顯莊子雖居小官,卻孕育出超越時空的哲學思想"

四、文化延伸

在道家典籍與文學作品中,"蒙吏"已成為莊子的代稱符號。如元代馬緻遠《陳抟高卧》雜劇有"蒙吏觀魚濠水畔"句,即以典故暗喻莊子思想。這種稱謂演變體現了漢語詞彙"以地标人""以職代名"的構詞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

“蒙吏”一詞有兩種主要釋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成語含義 指被蒙蔽或欺騙的官員,形容官吏因受蒙蔽而做出錯誤判斷。

  1. 詞源:出自《左傳·僖公十四年》中齊國官員蒙呂誤判案件的故事。
  2. 用法:用于批評官員失職或警示欺騙行為,如“揭露貪腐案中的蒙吏現象”。

二、曆史人物代稱 特指莊子(莊周),因其曾任宋國蒙地漆園吏得名。

  1. 文獻依據:北周庾信《和裴儀同秋日》詩雲“蒙吏觀秋水”,《史記》也記載“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嘗為蒙漆園吏”。
  2. 文化關聯:後世用“蒙吏”代指莊子,常見于詩詞中對道家思想的隱喻。

辨析建議:在古文閱讀中需結合上下文,若涉及官員失職多取成語義,若涉及道家哲學則多指莊子。

别人正在浏覽...

慠世鳔清熛矢邴邴勃興刺癢棟撓杜陵翁二連浩特市伐阇羅飯店蜂媒蝶使分秒紛披俯首貼耳庚信挂肚牽心海際赫日薨背黃白之術懽欣渾象焦油駒隙坎昆梁孟隸體龍王爺馬道馬郎婦明搶暗偷木骨淖溺遷挪挈扶漆人秋半秋榮氣勇齊制屈突攘背任法獸人正森羅萬象聲譜設心處慮逝景食路適長孫實質宋玉宅縮簡田子條制妄談禍福文行出處問信閑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