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蒙吏的意思、蒙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蒙吏的解釋

指 莊周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莊子 者, 蒙 人也,名 周 。 周 嘗為 蒙 漆園 吏。” 北周 庾信 《和裴儀同秋日》:“ 蒙 吏觀秋水, 萊 妻紡落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蒙吏”一詞有兩種主要釋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成語含義 指被蒙蔽或欺騙的官員,形容官吏因受蒙蔽而做出錯誤判斷。

  1. 詞源:出自《左傳·僖公十四年》中齊國官員蒙呂誤判案件的故事。
  2. 用法:用于批評官員失職或警示欺騙行為,如“揭露貪腐案中的蒙吏現象”。

二、曆史人物代稱 特指莊子(莊周),因其曾任宋國蒙地漆園吏得名。

  1. 文獻依據:北周庾信《和裴儀同秋日》詩雲“蒙吏觀秋水”,《史記》也記載“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嘗為蒙漆園吏”。
  2. 文化關聯:後世用“蒙吏”代指莊子,常見于詩詞中對道家思想的隱喻。

辨析建議:在古文閱讀中需結合上下文,若涉及官員失職多取成語義,若涉及道家哲學則多指莊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蒙吏》的意思

《蒙吏》這個詞是指在古代的中國,特指負責管理和記錄各地人口的官員。他們負責統計人口、辦理戶籍、征收稅賦等工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蒙吏》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艹和口。其中,艹是“艸”的繁體字形式,表示“草”的意思,口表示“口”的意思。根據《康熙字典》,《蒙吏》的總筆畫數是12畫。

來源和繁體

《蒙吏》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那個時候,由于人口的不斷增長和社會管理的需要,設立了專門負責管理人口的官員,便稱為“蒙吏”。在繁體字中,《蒙吏》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文字學家的研究,古時候《蒙吏》的漢字寫法有所變化。常見的古代漢字寫法是指右邊的草字旁再加上一個口字,即“艹”。這個字寫法在一些古代文獻和碑刻上可以找到。

例句

1. 在古代,蒙吏的工作範圍非常廣泛,不僅僅是統計人口,還包括其他重要的管理職責。

2. 蒙吏的職責是保證社會秩序的維護和公平的實施,他們的工作十分重要。

組詞

蒙吏的組詞可以有:

1. 蒙吏制度:指古代中國的人口管理制度。

2. 蒙吏考試:指古代選拔蒙吏的考試。

3. 蒙吏官府:指負責管理蒙吏的官方機構。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戶部吏、卷籍吏。

反義詞:戶籍人口、納稅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