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梅與雪。 唐 李商隱 《莫愁》詩:“雪中梅下誰與期?梅雪相兼一萬枝。” 宋 歐陽修 《蝶戀花》詞:“臘雪初消梅蕊綻。梅雪相和,喜鵲穿花轉。”
(2).指盛開的白色梅花。 唐 羅邺 《南行》詩:“臘晴江煖鸊鵜飛,梅雪香黏 越 女衣。” 宋 蘇轼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醉看梅雪清香過,夜棹風船駭汗流。” 王文诰 輯注:“ 施 注:‘ 蘇子卿 《梅花落詞》:庭前一樹梅,寒多未覺開。祗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 明 陳铎 《醉花陰·冬怨》套曲:“梅雪清香總奇妙,惜花人自無聊,年年到恁時常病倒。”
“梅雪”一詞在中文語境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梅花與雪花共同構成的意象,常出現在詩詞中,用以表現冬春交替時的自然景緻或借物抒懷。例如:
特指盛開時如雪般潔白的梅花。例如:
在古詩中,“梅雪”常通過對比手法強化意境,如: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詩詞典籍和權威詞典釋義,完整引用可查看相關文獻來源。)
梅雪指的是梅花盛開時落下的雪花。梅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堅韌不拔、傲雪淩霜的象征,而梅雪則象征着寒冷冬季中的堅韌與積極向上。
梅雪的拆分部首為木和雨,其中木為左手邊部首,雨為上方部首。梅雪共有9個筆畫。
梅雪一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一書中,書中形容賈母看到邢夫人生日祭梅花時,贊美道:“梅花半開不開半,卻雪層樓。”在古代,表達梅花盛開的場景,往往會用到梅雪這個詞。在繁體字中,“梅雪”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以《康熙字典》為例,古時候“梅雪”可以寫作“梅”.“雪”則稱為簡化字的本字,寫作“雪”。
1. 冬日的清晨,梅花開放,梅雪飄落,給人一種寒中帶暖的感覺。
2. 民間有句俗語:“不怕梅花盛開時節,隻怕梅雪紛飛時”,形容面對困難時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1. 梅雪飄香:形容梅花在雪中開放的美景。
2. 梅香雪韻:形容梅花獨特的香氣和優雅的風姿。
1. 雪梅:指梅花盛開時的雪花。
2. 梅開之雪:指梅花盛開時落下的雪花。
梅雪和反義詞之間沒有直接的對立關系,因此沒有對應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