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阿炳的意思、阿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阿炳的解釋

中國民間音樂家。本名華彥鈞(1893-1950)。江蘇無錫人。自幼隨父華清和道士習音樂。15阿炳16歲時已成為無錫道教界出色樂師。35歲時雙目失明,時人稱其為瞎子阿炳。由于社會動亂,道産亦變賣殆盡,阿炳開始了流浪藝人生涯。他的大部分器樂作品出于此時。著名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琵琶曲有《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等。楊蔭浏等輯有《阿炳曲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阿炳”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作為曆史人物(主要含義)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是中國近代著名民間音樂家,本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其核心信息包括:

  1. 身份與經曆:正一派道士,因眼疾雙目失明,晚年流落街頭賣藝為生。
  2. 音樂成就:創作并演奏了《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等270多首樂曲,其中《二泉映月》成為中國傳統音樂代表作。
  3. 影響:被譽為“中國版貝多芬”,其作品融合道教音樂與民間曲調,展現了對光明的向往與堅韌精神。

二、作為成語(較少見)

部分資料提到“阿炳”可形容人聰明伶俐、機智過人,源自戲曲《白蛇傳》中的同名角色。但此用法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多數語境下“阿炳”特指音樂家華彥鈞。


日常使用中,“阿炳”通常指向音樂家華彥鈞,其生平與作品具有重要文化價值;成語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建議優先參考人物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阿炳》

阿炳是一個漢字詞語,下面給你詳細解釋一下。

詞語意思

《阿炳》這個詞源自中國民歌《二泉映月》,其中的古筝獨奏者名字叫阿炳,因此《阿炳》一詞被用來形容優秀的琴棋書畫藝術家。

部首和筆畫

《阿炳》的部首是火,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阿炳》一詞最初來源于中國民歌《二泉映月》,在民歌中被用來稱贊琴棋書畫藝術家的高超才華。

繁體

《阿炳》的繁體字為「阿炳」,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阿炳」的書寫可能會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現代漢字相似。

例句

1. 他是一位真正的阿炳,無論是繪畫還是音樂都深得人心。

2. 這位年輕的阿炳以其創新的作品在藝術界引起了轟動。

組詞

阿炳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一般不與其他詞組合在一起使用。

近義詞

近義詞尚未找到與「阿炳」相媲美的詞語。

反義詞

暫無反義詞與「阿炳」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