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 元 馬緻遠 《漢宮秋》第一折:“不要倒好了他。眉頭一縱,計上心來。隻把美人圖點上些破綻。到京師必定發入冷宮,教他受苦一世。”《清平山堂話本·錯認屍》:“﹝ 高氏 ﹞當時沉吟了半晌,眉頭一縱,計上心來:隻除害了這蠻子,方才免得人知。”《醒世恒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 洞賓 行了一年,沒尋人處,如之奈何。眉頭一縱,計上心來。”
“眉頭一縱,計上心來”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形容人在遇到問題時,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了解決的辦法。這一動作常通過“眉頭一縱”(即眉頭突然舒展或微動)來表現思考的瞬間。
通過面部細微動作(眉頭變化)反映心理活動,體現了漢語成語對神态與思維關聯的生動刻畫,常見于古典文學和戲劇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例,可參考《漢典》《水浒傳》等來源。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的眉頭一皺,就表示内心已經想到了計策或主意。
《眉頭一縱,計上心來》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目,拆分筆畫為7畫。
《眉頭一縱,計上心來》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小說《水浒傳》。小說中有一個人物叫楊志,他通曉兵法,在戰争中獻計猛攻敵人的營寨。書中形容楊志想計策時的情景,即眉頭一皺,就有了妙計。
《眉頭一縱,計上心來》是這個成語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為眉首一縱,計上心來。
他面對困難時,眉頭一縱,立刻想出了解決方法。
眉飛色舞、眉開眼笑、眉清目秀、心如止水。
眉開眼笑、計上心來。
心虛計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