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郿縧的意思、郿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郿縧的解釋

麻織腰帶。古代 郿縣 (今 陝西省 眉縣 )所産,故稱。 宋 陸遊 《老境》詩:“臨窗 蜀 紙謄詩草,出戶 郿 絛繫褐衣。” 宋 陸遊 《舟中遣興》詩:“方牀展 蘄 簟,短褐束 郿 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郿縧”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éi tāo,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1. 詞義解釋
    “郿縧”指古代郿縣(今陝西省眉縣)所産的一種麻織腰帶,因産地得名。其中,“郿”為地名,“縧”泛指絲織帶子,此處特指麻質編織的腰帶。

  2. 曆史文獻用例
    該詞多見于宋代詩詞,例如陸遊的《老境》和《舟中遣興》中均有提及:

    • “臨窗蜀紙謄詩草,出戶郿絛繫褐衣。”(《老境》)
    • “方牀展蘄簟,短褐束郿絛。”(《舟中遣興》)
      詩句描述了用郿縧束緊粗布短衣的場景,反映其作為日常衣飾的用途。
  3. 地域關聯
    郿縣即今陝西省眉縣,古時以産麻織品聞名,故“郿縧”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郿縧”是兼具實用功能與地方文化标識的古代服飾配件,常見于宋代文人筆下。若需進一步了解其紡織工藝或曆史演變,可查閱地方志或古代服飾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郿縧

郿縧是一個古代漢字,它代表着帷幕、幔子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郿縧的部首是"糸",拆分之後的筆畫數為8。

來源

郿縧最早出現在《詩經·常武》篇中。在古代,郿縧是一種用來蓋帳篷或挂帷幕的紡織品。後來,這個詞的意義逐漸擴展,也用來形容裝飾華麗、宏偉的場所。

繁體

郿縧的繁體字為「郿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郿縧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采用「郿絛」的形式。

例句

1. 那座宮殿鑲嵌着金絲繡成的郿縧,極盡奢華之能事。

2. 香案前挂着一幅郿縧,給整個房間增添了一份唯美的氛圍。

組詞

1. 珠郿:指由寶珠串成的帷幕。

2. 青郿:指帷幕上的藍色裝飾圖案。

近義詞

帷幕、幔帳、簾子。

反義詞

敞開、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